“你当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侍奉他”(玛4:10)。耶稣忠实地遵守这条诫命,祈祷时只向天主祈祷。他的门徒们也是一样。
在侍奉天主,服务人群中做到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乃至社会和谐。要把天主带给我们的平安用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要把教堂打扫的干干净净,向各国教友展示北京教堂的风采。
你来医治我受伤心灵,你是我脸上的光荣我愿把我全然摆上,一生住在你的殿中因为我不必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得胜你是我生命的帮助,你的呼唤我来回应主啊我愿与你同行,主啊,我愿与你同工无论富足无论贫穷,一生仰望一生侍奉我这个受伤后的治愈者
今天,我们也有很多时候喜欢用敬拜天主、侍奉天主来取代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说,侍奉天主,敬拜天主,这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取代我们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我们的信仰生活里,弟兄姊妹不应该对基督徒有高低之分。
还是把他们的侍奉视为只是为了配合我的工作而做的?10.我是否尊重我的主教、教宗、教会的训导及法典?我是否很容易为自己找借口?11.我是否尊重少数族裔、弱势族群或被社会遗弃的人?
天主交给我们的是守护大地而非守护金钱的使命,然而我们众人却去侍奉出自丢弃文化,重利润和消费的偶像。
献身者的贞洁圣愿,提醒发愿者独身忠诚侍奉天主;这正好见证洁德与诚信的伦理价值,抗衡玩乐主义文化。献身者服务人群,关顾弱势社群,帮助有需要的人自力更生时,体现贫穷圣愿的精神,以简朴生活见证信仰。
我们温州总堂B班也介绍了我们的福传经验,大家觉得在侍奉的路上有艰辛也有喜悦。接着原住民教友唱了一首泰雅族语的歌曲《奇异恩典》,大家手拉着手,在歌声中道别。
成家后,姥爷担起家庭重担,每日艰苦奔波,辛勤劳作,为侍奉母亲及哺育三儿三女费尽心力,从无怨言。在60年代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姥爷依然坚持信仰,为主作证,表现出一个教友应该有的品质。
我把在一本灵修书上读到的句子作为准则:“在基督的代表身上侍奉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