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届常会于1983年召开,讨论在教会使命中的和好与忏悔。
这种观点就会使人逃避自己的基本责任,如,对父母说:我所供养你们的,已经成了“科尔班”了,而逃避孝敬父母的责任(谷7:10-12)。这种极端误会常常会在神父和修士修女们身上出现。
今天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出谷纪第32章第7到11以及13到14节,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前书第1章第12到17节,圣路加福音第15章第1到32节。
问7:古代的“以眼还眼”是不是主张报复?答:实则不是。它是限制报复、强调相称正义的法律原则,即“只许等值惩罚,不许过度报复”。
(玛7:12;路6:31),这启示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洞察自我。人际关系就是一面镜子。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位青年苦恼地问智者:“为什么我不受欢迎,同学看到我都不打招呼,不对我笑呢?”
宗13:14,43-52;咏100:1-5;默7:9,14-17;若10:27-30主耶稣的复活就像一股充满活力的泉源涌向整个人间,激活每一条生命的小溪湖泊,在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生命和使命。
问7:犹大与塔玛尔发生了什么事?他给了塔玛尔什么抵押?答:犹大没有认出她是自己的儿媳,与她亲近了,并给了她印章、系印带和手杖作抵押。问8:后来犹大派人送小羊给塔玛尔时,发生了什么?
不只是亚巴郎、撒辣、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梅瑟也是在八十岁时被召唤,带领子民获得自由(参阅:出七7)。天主藉此教导我们,在祂眼中,老年是祝福与蒙恩的时期,长者是祂希望的第一见证人。
新约中基督许诺从祂心中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9)。据教会证实,教宗比约六世(PiusVI,1775-1799)权威性地认可这敬礼(驳斥了杨森主义者的反对)。
新约中基督许诺从祂心中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9)。据教会证实,教宗比约六世(PiusVI,1775-1799)权威性地认可这敬礼(驳斥了杨森主义者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