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神父1924年5月18日生于陕西省兴平市大阜村一热心教友家庭。1939-1954年在武功县普集若望修院、周至总堂修院、西安大修院等进修。1954年5月8日由李伯渔主教祝圣为神父。
恭游圣体从上午九点正式开始,韩英进主教乘坐圣体车从大堂出发,途径北张村、新城村、青阳村、孙家堡、解李村、老城村,本次活动堂区在北张村南口、青阳村南口、孙家堡南口、解李村广顺超市门前 搭建了小祭台,沿途热心的村民们在各自门前摆设了圣像
随着节奏,很容易便学会了,男女老少手拉手,抛开了中国人传统理念所固有的矜持、含蓄,围成一圈,唱啊,跳啊,笑啊,向左转,向右转,跳成一团,实在热闹。那时,将人生的一切烦恼统统沉没在加里肋亚湖底了。
早期的基督徒使用钩锚作为望德的符号象征,他说,让我们的心固定在我们爱的人那里,圣人那里,耶稣那里,主那里,这是望德。这份期望永不会令人失望。 诸圣节是望德之日,他说。
这样,我们的祈祷只是为了完成自己规定的经文数量,而滔滔不绝地背诵那些固有的经文,根本没有口诵心维,心系天主。甚至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所求何事。有一次神父让我讲道,在教友们念完早课后我走上了讲台。
望德正是固定在天堂海岸的一个锚,将你带到外面。我们要怀着喜乐和望德走出自我。」「人的喜乐会因某些事物和困难而被夺去」。相反地,耶稣要赐给我们的喜乐没有人能夺去,「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将历久不衰」。
这既是犹太人的生活的铁律,也是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思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等。报仇似乎成为一个人伦理道德的责任。
世间每时每刻都以其固有的节律,行使着清理之工。旧的东西被清理掉,新的东西才会孕育而生。清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勇气和大智慧。它泛着恬淡的哲理之香,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他代表堂区并以他个人名义队佳兰爱心服务队全年服务养老院、社区空巢老人30余次;为东指挥会院、西街总堂、若瑟孤儿院以及千阳、固川、码头、袁家坪、杨家槽、六川河等贫困教友家庭送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大米、
作为信友,好多人也是在除旧迎新之际依然固我毫无改变,只是把看得见的房屋庭院打扫一番,或许也多了几张新的圣像、挂历或瞻礼单,除此而外一切照旧,依然不念早晚课,不进堂参与弥撒;依然忙着上班下班,总是没有时间看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