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列举其它的准则,第八个部会互补、第九个众议精神、第十个公教性、第十一个专业化,以及第十二个分辨能力。关於众议精神,教宗指出,圣座的工作必须具有众议精神,部会首长的例行会议由教宗主持。
这种和平相处和宗教性紧张的现象永远会有,不应该予以强调,但也不可不顾及,因此,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
教宗称这位圣人为打击异端的勇士,有能力维护宗徒传承的纯正性。关于宗徒传承的公开性,教宗说:“宗徒的传承是公开的,而不是私下秘密的。圣依勒内毫不怀疑教会所传递的信仰是来自宗徒和天主子耶稣基督。
这个方才诞生的教会的主要活动是祈祷,它从上主那里接受它的合一性,并受上主的意愿所引导”。
祈祷强调了承认司铎职务的超性来源,承认司铎职务在教会意识中成熟。
从1986年起,每年在不同地区,举行教区性或国际性的“世青节”,首届是在罗马举行教区性的世青节,国际性的世青节分别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波兰的琴斯托霍瓦,美国的丹佛,菲律宾的马尼拉
基督在我们的洗礼中,因圣神而赦罪,再因圣神提高我们心灵生活的本质,而进入超性世界,接受基督的天主性生命;当心灵有了天主性生命,我们的心灵就和基督结合成一体;基督在我们心灵内,天主圣三也在我们内。
《和平于世》通谕的前瞻性、融合性、变通性影响着后续发布的十六项文献:即四项宪章,九项法令和三种宣言。
具体来说,教宗提出了以下的奋斗要点:第一、每个教育进程都要以人为本,以人性尊严为本,重视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第二、要聆听儿童和青年的声音,好能共同建设一个正义与和平的未来;第三、要促使女童和女孩能接受教育
他说,“祈祷好比儿童感到有局限、软弱无能时,说出的‘爸爸、妈妈!’祈祷意味着注视我们的限度、我们的需要、我们的罪过。祈祷乃是越过限度、越过视线而努力进入。对我们基督徒而言,祈祷就是遇见‘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