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音中,门徒们也蒙召放下一切,离开故乡,跟随耶稣;众先知也是如此。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召叫税吏玛窦跟随祂。玛窦是犹太人,却与罗马统治者合作向同胞收税,并将部分税收据为己有。教宗解释说,税吏被人仇恨,被视为叛国贼。耶稣在那些人中拣选了最糟糕的一位作祂的门徒。
至于其他的课程,比如圣经、教会史、信理、伦理、法典、圣事礼仪等科目,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相帮我认识天主更清,爱天主更深,跟随天主更紧,从各方面来塑造我的人格,加深我与天主、与人的关系,在这和谐的关系中,使我的信仰和人格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可是对耶稣而言,那位寡妇和死去的孤儿比跟随祂的人群更重要,为什麽呢?因为祂的心和五内被触动。上主怜悯地参与此事。祂怜悯人,接近人。教宗强调的第二点是接近。耶稣因怜悯而接近人。
是否存在一种态度可以帮助那些愿意跟随耶稣的人不致陷於凶恶,落得被活吞的下场,就如我母亲常说的被他人生吃的下场呢?什麽是基督徒的精明?这精明不应该是犯罪,而应有助於我为上主服务,并且帮助他人。
他们跟随耶稣走谦卑和十字架的道路,接受耶稣的圣化。在同一年11月19日的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再次论及成圣这项「普遍圣召」,阐明「每一种生活状态都能使人成圣」。
高伯多禄修士(PeterKhoa)「跟随一位依撒伯尔修女一星期」。依撒伯尔修女(ElisabethMariaTuyut)负责帮助总教区的残疾人。「我们探访了生活在城市某些堂区的脑瘫家庭和儿童。」
在十字架上,「耶稣平生的一切作为」都失败了,跟随耶稣的人所有希望都破灭了。
新加入的十二位弟兄为小别后的修院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修院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更是他们对耶稣那一句来,跟随我!的召唤,给予的毅然决然的回应。
神父还指出,发展的堂区,就是要传扬福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跟随基督,特别是在坐每一位教友的家庭里面、亲戚朋友中或周围邻里等等,他们以前都是老教友,但是因为社会的原因,工作的关系,可能对信仰已经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