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户非常贫困的教友家庭,孟神父和许多教友都劝他不要捐了,他却说:有主在,主会降福我们,主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这个信念没有让贫困成为他捐献的绊脚石。
天主并不贫穷:祂是万物之主,但是,就像圣保禄所写的,“祂本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困的,好使你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格后8:9)这是守财奴所不懂的。
与此同时,在成功推动和协助4名佘山学子于1991年赴美留学后,他希望通过这种“送出去”的途径协助各地修院及基层教会培养更多人才。
法国VincentdePaul神父(1581-1660)非常关心贫困和受苦的人,因此他建立了两个修会:遣使会和仁爱修女会,以解救贫穷者的需要和痛苦。他们中许多人被派遣到中国。
圣母心中充满对每一个人、尤其对最贫困、最弱势和最有需要者的怜悯;圣母和教会的母性温柔,应在你们身上彰显出来。
贫困现象不断恶化,教区救济中心收到的救助申请是往年的五倍。因此,现实情况让许多家庭、许多人、许多团体产生了一丝气馁和担心的情绪。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富庶地区的自杀率远高于贫困落后地区、抑郁症似乎也成了官员和富人的专利。
我们记得当年以色列最贫困无助的人是孤儿和寡妇:你们要替他们主持公道,走到人类满目疮痍、痛苦难耐的地方。当你如此行善,就能洗净你的心灵。」
但还应当,目前还是有相当多的神父、修女、修士没有这样的保障,经济不富裕,甚至贫困的教区、堂区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没有能力为他们长期支出这样的一笔专项资金。
2011年5月16日公布的「慈母与导师」通谕中,教宗表示:对食物、用水和土地的利益投资现象,加重了生活条件严重不稳定地区的人民贫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