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教宗也向遭受灾难和水灾袭击的德国、比利时及荷兰人民表达他的关怀之情。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一生的精力,全部用在救助穷困、流浪、无家可归和有灾难的人,被称为大慈善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死后印度以国家元首的礼仪为她送葬,光荣了天主及圣教会,她是我们效法的最好榜样。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我反复地咀嚼着这些文字,心中便开始怀念起往日那些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并由此对生命产生了感恩惜福的情怀。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目睹这些情景,不由得心头涌起些许诗意,于是作七绝小诗一首于后:灾难无情人有情,相逢相识心感恩;主恩永伴亲临在,爱主爱人显主荣。
新年之际,一切操之在天主的手中,天主要给我们什么考验我们并不知道,虽有天灾发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极有可能天主要我们从中发现时代的讯号,并有所警惕,我们也从这些灾难中整合大家的爱心,只要有爱就能面对这些考验
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正在快速制造另一场类似的灾难。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因为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惊人地加速。问:我们或许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也包括个人层面,是吗?
信仰告诉我们,全能慈善的天主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意不是灾难与痛苦,而是和平与喜乐;耶稣传扬的福音不是战争与仇恨,而是平安与爱心;我们基督信徒要为和平贡献力量,要为和平不懈祈祷。
首先是因为气候变化是人类所面临最重要的全球危机之一,用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描述,是我们这个时代高于一切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权利对关系他生活的重大问题发表观点。
第二部分:培育和团体分辨进程这些关系必须以基督信仰的方式,沿着适当、因地制宜的行程发展(51-79号),因为“没有环境就没有使命,不在一个确切的场所扎根,教会就不会存在”(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