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同在”,既是我们基督徒今天信仰的目的,当然也是将来进入永生的圆满结局。
撒玛黎雅的那位妇女曾有五个丈夫,又有了第六个丈夫,她确实渴望永生的水泉。耶稣教导她说:谁若喝了我赐与他的水,他将永远不渴(若4:14)。人的饥渴应引领他归向天主。
这类人总想脚踩世俗和永生两只船,可是耶稣却说:“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
无论从医学救治还是从信仰永生的角度,其实这位年愈九十高龄的老人的辞世相当潇洒。通过日领神粮而与主每天亲密结合,共融于主的大家庭中,实属善终,蒙受祝福。
信仰不是只念经,应多为社会服务、服务他人,服务他人的同时就已得到了回报,正如我们的圣歌所唱的那样:“当失去生命的同时,我们获得了永生”,在服务别人的同时,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获得了建康,因为安宁而获得
仅靠灵魂本身的不朽并不能赋予永生意义,也不能使生命成为真正的生命。生命因着被天主所爱而来,天主就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来自与天主生活,来自与天主一起爱。
信友随着礼仪年的进展,就好像随着溪流,时时汲取永生之水(圣宠),直到进入永福的天乡,天主永恒之爱的怀抱。
……这让我记起她在一本书中说过的话:“至于我,我对那些让我学习到‘爱胜于死亡’的人保持着一个普遍的感激,在天主内,我拥有永生的种子。”枢机最后说:“让我们追随她的芳踪,生活在希望里。
圣教会为纪念并敬礼圣人们而制定的瞻礼,大都是他们离开尘世、进入永生的日子。诸圣之中,教会只庆祝三个诞辰日:主耶稣的圣诞、无染原罪的童贞圣母的诞辰、洗者若翰的诞辰。
但当人们看到她们丰盛的生命时,自己的人生目标便定格在那里,就像门徒们被耶稣所吸引那样: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还能投奔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