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人中,献祭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而不是令人悲哀的事(参阅咏66:13-16)。当我们给所爱的人赠送礼品时,我们既不考虑代价多大,也不考虑方便与否;我们只考虑那个人将由此而感到的欢乐。
对于克服自私,教宗称希伯来人认为正义即施与穷人、过路人、孤儿和寡妇,为犹太人而言,就是对怜悯祂子民困苦的天主的应有报答。
这种对话应该拓展到大公运动的领域,使全体领受了圣洗圣事的人们最终实现基督所教导的合一。从而在那些真诚寻找天主的人们的眼中,福音更加可信。教会为人服务的同时,旨在遵循正义的道路。
在集体赦罪方面,宗座圣赦院解释道,“司铎必须尽量事先向教区主教报备;倘若无法提前通知,事后要尽快告知教区主教”。
他曾多次表达过这份热情,说起他刚晋铎那几年渴望去亚洲……的事。更广泛地说,此行再一次证明对‘边缘地带’的关注,教宗方济各时常叮嘱这点,几乎以之作为整个教会旅途指引方向的指南针。”
这是对司铎行圣事时的“事效性”(Exoperaoperato)认知的一个必要补充,因为司铎在行圣事时,不该只问是否“有效”,更该问,一个圣事执行人该有何种谦恭谨慎的态度和多深多厚的信望爱三德。
这份文件特别强调天主圣言在礼仪中的效能性,因为在礼仪行动中,它的圣事特性获得展现。
主教还以《圣经》的话----“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来要求和勉励自己。
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梵二大公会议和礼仪改革的指示都表明了改革的宗旨;保禄六世教宗在1965年3月7日这个难忘的日子也明确指出:礼仪改革是为了让信友能理解、明白祈祷内容,积极参与教会的礼仪,缔造并促进天主子民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和相遇
玻利维亚圣克鲁斯总主教区总主教胡里奥•特拉扎斯枢机在主日弥撒圣祭讲道中指出,教会是旅途中的天主子民,而不是一个坐下来哭泣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