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福传还拟定了六个具有特性的领域:个人见证,信仰培育,培育信友,加强教会团体,相互合作,在司铎之间推动友爱和团结。为实现这些目标,大会提出四大战略,其中包括发扬平信徒的角色和特别关注贫穷的人。
政府公立教育事务负责人孔布雷博士强调,“教育是培育好公民的关键。要在教育领域取得成果,就需要对青年大力投入”。他还突出了女性的重大作用,“我们应该调动各界的力量支持教育、培育国家的未来一代”。
天主教香港教区教育事务主教代表刘超贤周二(4日)亦向全港天主教中小学校监、校长发信,提及天主教学校的办学团体是教育局的长期伙伴,学校应扮演正面角色,建议由新学年起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港区国安法》及《国歌法》,培育学生对国民身份认同的正确观念
只有活出耶稣,方能称得一名合格的神职人员,修士们在3位神父的身上,看到基督活生生的临在,特别是作为修院常务副院长的师惠敏神父,在多年来的圣召培育过程中,忠诚于基督,仆从于教会,劳心于修院,在发现圣召、挖掘圣召
主佑....周先生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的司铎培训班和企业家们讲过课,他是经验丰富的性格型态学资深讲者、大专院校兼职讲师、心灵心理辅导导师、国际九型性格学学会的专业会员。
事实上,牧者关注灵性发展,常常关怀那些因家庭处境困难而受苦的人,今次会议的反省主题「离婚后再婚人士的牧民工作」,正是教会和牧者的关注焦点。很多天主子民都遇到这个烦恼的问题,教会不能坐视不理。
教会里的每个召叫,无论是平信徒、圣职人员或度献身生活者,都是天主赐给这世界和祂每个儿女希望的标记。
信仰的培育与建设:家人应在一起,共享早餐和午餐,彼此畅谈在今天的弥撒中,哪些内容最触动你,并要把这些感受和教训贯穿到这一周的生活中。
撒拉枢机首先表明:需要有相关的培育,不仅是知识上的,也要有灵修培育,因为宣讲天主光靠言语还不够。弥撒讲道必须表达出司铎的生活,他与天主建立的持久关系。弥撒讲道是在祈祷中准备好的。
他们需要鼓励和培育,而这培育要以福音、祖国的文化价值观、诚实观念和责任感为基础。正值奉献生活年,教宗敦促该国主教与男女会士在各个层面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和长期合作。此外,教宗强调,教会天生具备传教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