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中所记载的三个人物,可让我们引以为戒:三松同培肋舍特人打仗时无人能敌,等到他在德里拉家贪图安逸的时侯,便失去了自己的力量,被人囚禁起来挖去了双眼;达味登基后东征西讨,不得安闲。
很多圣人也遭到迫害和怀疑,例如圣女贞德、圣女德肋撒和真福罗斯米尼(Rosmini)。‘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认识真正的自己,承认自己是罪人就是与耶稣相遇的门。
我们看到了印度德肋撒修女,放弃了教会中学的教育工作,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换上印度最穷妇女穿的衣服自愿成为穷人,走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开始了她为穷人服务的新使命。
天使嘉俾厄尔向她报喜时,也让她获悉了表姐依撒伯尔已怀孕六个月的喜讯,她立刻想到表姐一向未曾生育过儿女,现在到了老年,竟然怀了孕,而且六个月了,一定需要人照顾。
在公开接见活动结束时,教宗提及8月8日的圣道明纪念日,以及8月9日十字架的德肋撒·贝内代塔(原名埃迪特·施泰因)庆日。后者是欧洲的共同主保。
张翰民主教的葬礼及追悼会将于7月23日8:30在长春市小德肋撒堂举行。
这位副秘书长提及里修圣女德肋撒的双亲的榜样,他们回应了圣召,怀着信赖之情善度人生中痛苦的磨难。这条道路不仅在家庭里,也在教会内,因此甘比诺女士重申了司铎陪伴平信徒的重要性及富饶。
这种想象在祈祷中转啊,转啊,这是圣女德肋撒所称的“家中的怪人”,必须小心将它“关入笼中”。跟随这“失调的倾向”是没有益处的,需要为保持全神贯注而进行搏斗,这为工作和学习有成效也是必要的。
祂呼求:“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祢为什么舍弃了我?”简而言之,祂知道生而为人是什么样的,祂会饥饿,口渴,也要睡觉。祂要学习,祂也成长,祂也施慈爱。
教宗举出圣女小德肋撒为例,她“感到对天主有一种温柔的情怀,这使她大胆地渴望参与天主的生命,做天主所喜悦的事,好让我们感觉到与祂亲密,感觉到祂的家就是我们的家,感觉到受到接纳、爱,以及恢复了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