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回答说,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要把信仰置于我们关注的中心,而应避免只关注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式能成为一个虔诚的习惯,这习惯就是以外在的虔敬和表现为重,而却忽视了耶稣渴望的、以“触及心灵的信德”的崇拜。
大约9点45分左右,教宗将前往色辣芬堂区中心,会见几个救助和爱德中心的代表们。中午12点,教宗要在圣座使馆与青年共进午餐;傍晚教宗将在爱德华七世公园为青年主持公拜苦路活动。
最后,教宗说,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如果不以天主为中心,不在世界上彰显天主,不以天主为我们生活的中心,则任何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
为了修生对自身的圣召意识更为明确与加强,以及尽快由社会的普遍概念认识中尽快转变并适应修院的圣召培育程序中来,全国修院特为新生给予一个学年的特殊培育期---‘灵修年’;本小论题的中心就是针对修生在大修院的生活开始
该堂区牧民议会干事萧汉荣说,这次探访让候洗者和信徒认识埃森教区对堂区的恩情,他说埃森辅理主教谢帕斯(LudgerSchepers)二O一O年初亦曾到访堂区。
我们既要明白对外福传的重要意义,也要紧抓对内的牧民工作、信仰栽培、团体建设等。我们从梵二文献中可以读出教会对这两方面工作的深刻认识。梵二精神在推动教会对外福传工作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锄地,割谷都可以办告解,听神工,他和牧民们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但是帮他做饭,洗衣服却受到禁止。后来被聘到山西大学执教期间,还经常有人来聆听他的教导。
他说:「但有人得到的印象是,针对这份材料的评论家,并真的为混合婚姻夫妇寻求负责任的牧民解决方法,而只是为抵档每一个因赞成这份材料而出现的细微变化,以防止他们不再被认为是真正的天主教徒。」
并指杨主教做事有方向和主见,特别关心青年人,并以年青人为「我们这两年的牧民方向」。夏主教也引述杨主教的话:「若我不是香港主教,我不会这样讲话,会留意更多、谨慎更多」。
首先,蔡惠民神父分享了圣神修院在人格培育、灵修培育、学术和牧民培育四方面的培育使命,并分享了在圣神修院培育的经验,给圣召培育提供一个清晰、全面而又详尽的参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