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尝说:这位好母亲的心不外是爱和仁慈,她只希望看到我们幸福。只要我们向她祈求,无不得到应允”。
(若6:22-23)自主用变法的爱召叫我们之后,我们对信仰生活做了合理的规划,凡事都赖着他的仁慈,聆听主的声音,四大瞻礼罢工参与全弥撒。
事实上,当圣人还在少年时代,便对圣母有仁慈之母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引导他走上隐修生活的道路。
纵观全部《圣经》,如果说对原罪与法律、天主的公义和仁慈构成了《旧约》的核心精神,而主耶稣的奉献与牺牲、服务与博爱则构成了《新约》的核心精神。
作为他的门徒,我们自该秉承信仰启示,承认他就是造世的大主、赎世的救主、圣世的恩主,无限仁慈而大能的真天主;“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11:25);“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就是“永生天主之子
即便面对敌人,更需要一副仁慈的心肠。正如道家所弘扬的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耐心,才能攻克坚如磐石的仇恨。宗教予人的无非是悲悯与同情。
这些苦涩指示出「更加崇敬天父的道路,有助于再次体尝祂仁慈傅油的力量」(参阅:路十五11-32)。
宇宙是美善的,默观宇宙让我们隐约看到造物主的美善和无穷的仁慈。每个受造物,即使是最短暂的受造物,都是天父抚爱的对象。天主恩赐每个受造物在世界上享有的一席。”
(玛4:4)讲到和谐,我们便会想到圣神的十二果实: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宽宏、仁慈、贞洁。
天主之手的处罚,是一个大圣宠,代表公正与仁慈并行。亨利以手枪打伤了苦像,最后表示了忏悔,而我们呢?我们往往是以“精神”打伤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也不知忏悔!吕瑞英摘自《社会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