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劝慰自己的门徒说,虽然他们在世界上要受痛苦迫害,但要安心,因为“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3、若1:14,“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满溢恩宠和真理。”
愿婴孩耶稣赏赐世界上许许多多地区因信仰而受迫害的我们的弟兄们安慰与力量。他们是今日的殉道者。
在我的信仰经历中,有故事的念珠还有很多很多:有教宗亲自祝福过的念珠,有爱尔兰宗教迫害时期教友们用的一种特别的念珠,有大得只能挂在墙上的念珠……上面提到的这三串是其中的代表。
当年迫害那么严厉,耶稣为什么不怕没人信他?伯多禄不怕没人听从他呢?为什么他们都大讲悔改之道,反而有那么多人领洗进教呢?
圣保禄在致格林多人后书中这样说到:为此,我为基督的缘故,喜欢在软弱中,在凌辱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有能力的时候。
我们的孩子不会在荒郊野外出生,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到处逃亡,我们去圣堂不需要步行,更不需要几天的路程,我们也没有遭受像圣家一样的迫害……同时,我们自领洗后,罪过被赦免了,也充满了恩宠
具体到生活中,基督徒如何本着对上主的信念,来展现圣神,呈现圣神的果实,追求永恒的真福,耶稣在山中圣训宣讲了神贫(虚心)、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和平、为义而受迫害。
它在提醒我们:人即便是在坎坷、艰难、困苦、受迫害、失意时,总不要忘记坚持我们的信仰,要时时、事事信靠耶稣,必定会得到天主的恩宠和祝福。
然而,对天主绝对忠贞的信念使他虽残而不倒,并宽恕所有迫害他的人。
耶稣在他日后的讲道中便指出:这些人就是神贫、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缔造和平、为义而受迫害的人。这些人在耶稣身上认出天主的面容,他们就像白冷的牧人一样,离开时内心充满上主爱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