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是什麽导致他们犯罪,他们又为何屈服於不同形式的恶。不过,我总是觉得他们每个人都需要我们的亲近和温柔,因为天主的慈悲能产生奇迹。我看到多少泪水挂在囚犯的脸上,他们也许一生都从未哭过。
在那座坟墓前面,一个重大的相遇和冲突就这样发生了:一方是坟墓的败局、失望及不确定因素;另一方则是战胜死亡及恶的希望。
承受恶不仅需要耐心,也应懂得与耶稣一起且以耶稣的方式,而非以人世间的方式来得胜。关於两位圣宗徒的第三个特徵祈祷。教宗说,宗徒的生命从宣认中涌出,然後倾注於奉献,而且每天都在祈祷中度过。
在黑暗时刻我们自然愿意独处,反覆思量生活是多麽不公道,别人是多麽忘恩负义,以及世界是多麽恶。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我们有时领教过这种可憎的经历。但如果我们因此而自我封闭,就会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真理的光辉》通谕指出,存在本质恶的行为不能以任何情境或意图作为借口,而这亦阻碍得以通往圣事的途径。这就让人提出了疑问:究竟《爱的喜乐》是延续还是中断跟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这问题上的立场。
法国摄影师再次强调:恶之平庸环绕著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意识不到它。例如我的祖国法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武器销售国,同时也是一个人权国家。我想这位教宗可以比他的所有前任做得更多,我非常钦佩他。
2009年9月第十二期《益世》杂志上刊登了佚名的文章《惊醒吧,司铎们》,文章中说到:司铎的脚步一旦随钱而行,他的宣讲就会为钱左右,他会为钱而混乱天主的道理(参格后2:17),不惜“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
非常明显,耶稣让我们醒寤的含义则在于心灵的警觉而非肉体的不睡不眠,因为只有心灵的醒寤不寐,我们才能分清所面临的美丑善恶真假,进而避丑趋美、弃恶向善、去伪存真。
若我们相信天主能够也愿意以善制恶,那么即使在最严峻的考验时刻仍信从和仰赖祂,便具有意义。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中尽管被世界的罪恶压垮,因而陷于极度的恐慌中,却仍旧说: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祢的意愿成就罢!
此处,痛苦的顶点也是爱的最高峰:这宽恕的举动是具有强大威力的恩典,打破了恶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