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我们从三个角度来一起反思这段福音:信仰的烈火、福音的挑战、和平与分裂的奥秘。一、耶稣来投下“火”——不是毁灭,而是更新!耶稣说:“我来是要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燃烧起来!”
教宗说:「在现世之后不存在虚无,正是对永恒生命的信仰给予基督信徒勇气,热爱地球并建设地球的未来。」「大部份人类都不相信死后,只是单纯的虚无。」
每年的1月18-25日是基督徒合一祈祷周,全球的基督信徒都就同一主题,在各地举行联合祈祷活动。
6月23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根据北京教区的牧灵指导,当日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的弥撒,并藉着隆重的圣体游行增加教友们对圣体的朝拜和敬礼。圣体圣血节的建立,就是要重申、并加强教友对耶稣真实临在的事实。
这项举世无二的全球青年大会师活动于一九八五年由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首创,目的在邀请全球基督信徒青年重振他们对基督的信德,进而在世人面前为自己的信德作证。青年的信仰见证更具活力有效,是世界特别需要的。
一.爱就是解除耶稣的干渴:德肋撒修女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帝对我们的爱”。
二O一二年一月一日天主之母瞻礼,即第四十五届世界和平日——以正义与和平教育青年——之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弥散圣祭,并在讲道中指出和平教育是教会团体从基督那里领受的使命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透过出离埃及、走出死亡幽谷的事迹,阐明基督徒的希望在当前四旬期内的意义。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今天,圣灰礼仪日,我们进入礼仪年的四旬期。
面对成千上万名病人、志工和陪同者,教宗警惕社会不可将病人孤立,并强调真正的幸福之道是爱。教宗方济各对病人、儿童和老年人的亲切令人难忘。在当天的弥撒结束後,教宗依旧热情问候了在场的病人和他们的陪同者。
该主题旨在促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在全球化世界中,任何存在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守护万物与培植和平两者也休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