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学一向是天主教的传统精神,更是弘扬基督博爱精神与回报社会的具体体现。2016年1月,在罗雪刚主教的指导下,由白岩神父成立宜宾教区天宜助学金项目。
所以,全体基督信徒,要恒心祈祷,同声赞美天主(参阅宗:二,42-47),把自己奉献为神圣的、悦乐天主的活祭品(参阅罗:十二,1),在世界各处为基督作证,并且向追问的人解释自己心内所怀的永生的希望(参阅伯前
每个将临期都是全新的开始:首先是礼仪年的开始,逾越奥迹借着主日与庆节的礼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救恩的德能在教会与世界发扬光大,在天人交往的过程中去发掘救恩史的新面貌。
康士坦丁大帝之后,基督徒们做朝圣之旅,尝试步武基督的芳踪,特别是他受难时走的路。过去几个世纪,这条路的途径和供人敬礼的站数,时有改变。目前在耶路撒冷的苦路(ViaDolorosa)建立于16世纪。
人们如果「忘记救恩是白白得来的,就会跌倒,丢失救恩史的知识钥匙」,丧失「与天主同在的感受」。「对他们而言,天主是立定法律的那一位,而不是启示的天主。
教宗接见群众(梵蒂冈新闻网)在《宗徒大事录》中,圣史路加描述了耶路撒冷初期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他这样写道:“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凡信了的人,常齐集一处,一切所有皆归公用。
不错,这其中有一些是真的,但其中有太多的虚伪,撒谎者总是用这些把基督的追随者变得世俗,使他们变得无力软弱。”
十五年来,三个福音教派组织在洪都拉斯各地开展了教育计划,使中部地区科马亚瓜市的650多名原住民子女接受了学龄教育和基督信仰教育、加强了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竞争力。
巴西圣保罗总主教谢勒枢机,在「圣保罗」杂志中刊登文章,讨论即将在马德里举行的世界青年日主题:「在基督内生根修建,坚定于信德」。他写说:「真理,不以大家怎么说或怎么做为标准。
他在带领念经祈祷前,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上万名信徒强调基督战胜了恶,并勉励他们在生活、社会和历史中,接纳这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