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信德的道理,无论灵魂肉身哪一方面的需要,我们都可以抱着依恃信赖之心向全能仁慈的天父祈求,但却因为我们不知道所求的事物对我们灵魂究竟有益还是有害,所以就要请求天主定夺,而全随他的圣意,因为他的措置总是为着我们的益处
原来世界上的一切:肉身的贪欲,眼目的贪欲,以及人生的骄奢,都不是出于父,而是出于世界。这世界和它的贪欲都要过去;但那履行天主旨意的,却永远存在。
因为他们并不诚心,信仰只是为了得肉身的好处,没有超性的敬畏。主耶稣也为这同一件事谴责经师和法利塞人。这种表面的信仰如今也侵蚀着教会的属灵生命,是极其危险的。
耶稣不仅提供祂的圣言、祂的慰藉、祂的救恩,甚至祂的生命,祂也恩赐食物,照顾人的肉身。作为基督的门徒,在祂的作为面前我们不能装作什么也没看到。
所有宗教都有济世救人行善的主张,就基督教而言,基督道成肉身,作为万民之君的基督,不但不恋栈权力,却选择生于马槽,出身寒微,甘于为木匠之子,出入于街市会堂,终日与低下阶层为邻,为的是要服侍人,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
“耶稣承行天主的旨意,洁净人类因罪恶而患的癞病;祂是‘天主伸出的手’,祂抚摸我们患病的肉身,以这行动填平那使我们分离的深渊。耶稣去寻找被丢弃的人,那些已经失去了希望的人。”
因此,搭建圣诞马槽等同于「庆祝天主的临近」:天主始终与祂的子民同在,但是道成肉身的时刻,祂与世人「亲密无间」。祂不是不问世事的判官或是高不可攀的君王,而是「谦卑的天主圣爱,降临在我们中间」。
这种亲近是天主的风格,祂也在道成肉身的奥迹中亲近我们。上主在一旁安慰人,不说空洞的话语,而是喜爱静默。这是「亲近的力量、临在的力量」。上主「沉默寡言,却亲近陪伴」。耶稣安慰方式的第二个特色是真理。
就这样,天主圣言藉着以祈祷来接纳祂的人而道成肉身。”教宗最后指出,圣言在基督徒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对此,保禄宗徒概述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今在肉身内生活,是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祂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二20)迦拉达人曾经体验过圣神在团体内的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