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托内枢机主教国务卿呼吁反对暴力,反对战争,他说:“不能拖延缔造和平的时间。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可能性,以具体的途径建立当前的和平,并为各国人民的前途作准备。
亚洲新闻报导说:主教们在文告中祝愿四旬期是一个作内心深入悔改和为国家不再有战争而祈祷的时期。
教宗方济各接见东方亚述代表团时表示,“让我们同心祈祷”,惦记着中东的许多基督徒弟兄姊妹,愿“他们在饱受战争折磨的土地上为基督做见证”。
施勒德神父当选后向梵蒂冈媒体讲述说,“此刻世界处于战火中,我们这里有来自战争中的国家、乌克兰和圣地的院长做见证。在这次大会期间,下一周我们院长们将共同致力省思如何实现我们修会的座右铭,即‘和平’”。
教宗极力重申,不要再有战争和冷漠的全球化。(梵蒂冈新闻网)对于那些希望在日常人际关系、社会、政治和制度中建立一个更公正和充满兄弟友爱的世界的人而言,哪些是远大的理想且具体可行的道路?
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两个首要目标得手後,他们又转向利比亚,此刻看到也门政府和什叶派发生冲突,便也想在那里借势扩张,一如诸多游客遭袭击的突尼斯那样。
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在当时,尼尼微对於以色列人而言,是一个危险的势力,它对耶路撒冷城构成了威胁,应当被毁灭,而不是被拯救。
两千多年来埃及人慷慨好客的精神存留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今天埃及人依然秉持这种精神接待了来自苏丹、厄立特里亚、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努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参与圣乐大会的圣咏团成员、音乐家和圣乐专家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美国、巴西、中非、黎巴嫩、伊拉克、墨西哥、越南、土耳其和中国。透过他们的临在,我们体会到教会的普世性和她多元的传统。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到了伊拉克和印度。我坚信,上述国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尊贵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恪守相互尊重的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