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讲道简明却发人深醒,指出了人性中的弱点,生活中人们的通病,无疑给每一位教友敲响了警钟,陆神父邀请大家在弥撒中为神父们祈祷,特别要为老神父祈祷,有老神父的见证,我们在追随主的道路上不会孤单。
(最近,据德国朋友介绍,当地教会所办的养老院、诊所、医院等机构非常缺乏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尤其是居住着大量老神父、老修女和老年教友的养老院更为短缺)。
笔者在山上教堂维持秩序的老会长了解到:“今年朝圣教友有几大特色,一是奉献意识在提高,踊跃往献仪箱捐献的情景每台弥撒都会出现;二是望教者多,每台弥撒频频出现双手扶臂求降福的现象;三是有些教友在听道理时作笔记
1976年来到北京弟弟家,1982年被安排到北京教区西北旺修道院,1992年随修道院迁移到平房,有段时期住在北堂和南岗子,1996年6月住进平房天颐安老院,直至离世升天。
九、老院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并激励我们前行从一踏入邢台威县赵庄修会的大门,袁引修女就把全部身心扑在了赵庄炼灵中保圣母会修女们身上。
笔者通过对一些熟悉的堂区和神长教友的走访来看,热心教友中老教友,特别是女性老教友较多。大家普遍反映经常来堂参与弥撒的,都是年纪大的老教友,每天出出进进的都是熟悉面孔。
后来从网上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在老滨北镇(现在的滨北街道办事处)的秦董姜村里,还存在着一座有些年头的教堂。不过,现在的教堂只剩下大礼拜堂还保存完整,其余的建筑已经随着年代的变迁,只能从记忆里寻找了。
记得那天临潼的余神父领着我们上十字圣山朝圣,老人们一面念着玫瑰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爬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十四处苦路的第一处,我们劝说爬不动的、和腿脚不方便的老教友在那休息,别再拜苦路上去了,
黎主教高兴而默契地接受了老主教的红包和美好的祝福!
朝圣团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记得那天临潼的余神父领着我们上十字圣山朝圣,老人们念着玫瑰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十四处苦路的第一处,我们劝说爬不动的和腿脚不方便的老教友休息,别再拜苦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