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嘉宾一致认为,宗教要成为照亮世间的光,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变革,与社会同频共振,应当立足现实、服务社会,发挥积极的时代作用。
例如,平时我们团体班聚会运作以‘分享周日福音的默想’为主,但过‘信德年’的现在学习‘天主教社会要理’呢。
自八十年代落实政策回到上海后,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开放上海修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会培养接班人,解决了六省一市神职人员的培养问题;成立光启社,出版各种教会亟需的书籍和神学院需要的教材。
大活小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王亮自2017年左右便开始作了社区的志愿者,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他更是穿梭在社区里,有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社区志愿者还是小区居民,说起他都竖大拇指。
重视关心陪伴病患2012年10月29日晚上,在纽约读书的苏新社神父(若瑟)突然开始发烧,翁神父发现后,决定立即带他去医院。苏神父婉拒说:“没关系,感冒发烧是小病,我吃点药就行了。”
摘自天亚社中文网
善度四旬期,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仅要成圣自己,而且能兼善他人,让我们这个社会在善的氛围下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教会也有很大的改变。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来到韩国,当时韩国天主教徒参加主日弥撒的比例是80%:看得出来上教堂的人数不仅多,还有很多年轻人。
来源:《Aleteia》,天亚社编译。
【天亚社.台湾台中讯】台湾踏进七月暑假,一群来自不同学校的天主教青年趁这两个月时间,带着基督的爱心前往不同的洲陆,给予未曾相识的异国民众进行医疗服务,提供寒衣,甚至资助学生求学,传达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