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近三百年的中国天主教史上,这位于1685年晋牧的南京教区主教可谓凤毛麟角,开神职中国化之先河。自中国天主教进入近现代以来,虽有一批批中外有识之士努力推动神职中国化,但相当缓慢,历经坎坷艰难。
他很开心地说:“这就是缘分,我跟天主的缘分。”礼仪结束后,教友们也很是感慨地表示,“自疫情后,教会也萧条了很多,今天有这么多新教友加入教会,看到了教会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
随后,书画家协会吴开川、庞新才两位副主席及苏圣意神父应邀作了发言,三位代表以一个中心、两个出发点做了表态,在新的一年,将继续带领大家走深拓宽天主教中国化的时代进程,利用各种机会,壮大队伍,扩大书画家协会的影响力
5月19日圣神降临节,下午3点,北京教区李山主教在西什库主教座堂主持弥撒,为教区22个堂区和国际堂区的215位教友施行了坚振圣事,为107位教友施予初领圣体(开圣体)。
太仆寺旗千斤沟七号教堂是最早兴建的,1915年千斤沟七号教堂第一位本堂神父——劳神父(比利时人)属于圣母圣心会,当时教会也开办了学校,有男校、女校,女婴孩院,修女院。之后其他堂区逐步建成。
一位领到礼物的男教友难掩兴奋,一边开心地将手串戴在手腕上,一边说:“上次母亲节看到神父给女教友发礼物,心里就很羡慕,没想到这次堂区也给我们这些做父亲的发礼物了。”
来自温州德来小妹妹会的郑敏修姊妹,一直以来是史罗亚团体的总负责人,她告诉笔者:‘史罗亚团体’作为堂区一个人数较多的团体,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所以每年举行避静,使成员们的信仰素质得以提高
在闫金科、魏敏等几位热心事主、乐于奉献的负责人的带领下,除热心参与弥撒外,每周坚持一次聚会,集体祈祷过信仰生活。他们每人都有圣经、圣教日课,并“索阅”了教会的报纸、教理书籍。
辅大圣博敏神学院教师主讲教会对于青少年相关的伦理教导及青年工作相关的伦理议题。先建构与会者对天主教会基本伦理观的认识,接着介绍天主教会生命伦理的基本视域。
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应知道:每个人都该敏于听教,迟于发言。(雅1:19)事情的结局胜过事情的开端;居心宽容,胜过存心傲慢。(训7:8)3、给予不保留(GivewithoutSp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