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礼仪的福音选自《马尔谷福音》的结尾,讲述上主派遣门徒去传福音(参阅:谷十六15-20)。教宗由此谈起「信德当中的传教特质」:少了传教,就不是真信德。
就应该是扎根于主,怀有活泼的信德,陪伴和带领教友不断走向主的人。神父们的一生都是在追随耶稣,成为祈祷的人,分享耶稣的救恩使命,度着永为司祭的奉献生活、做主代言人的先知生活、成为善牧(君王)的服务生活。
今天,我们需要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信仰生活,认出在我们艰难时、失败时、无望时,哪一位“陌生人”走近了我们、陪伴我们、鼓励我们、指导我们、帮助我们?
圣诞庆日的最后一天,又是天主之母节,在这喜乐的日子,苏州常熟角君王堂由徐麒方神父主祭,张振华神父共祭,举行了感恩弥撒,感恩慈爱天父的所有眷顾,并将新的一年隆重地托付在圣母的保护和代祷之下,祈愿在圣母妈妈的陪伴下
信友在擘饼礼中,领受基督这「从天降下的食粮」(若6:51),同时获得了永生的保证,并预尝天上耶路撒冷的永生宴席。
福传是教会的本质,也是每个教友不可推卸的使命,因为天父派遣了耶稣基督,基督派遣了教会,教会派遣了我们。
修士牧灵实习和社会实践时,培育者不只是派遣,而是要陪伴。和异性正常交往是有益的,神父不但要成为理性的人,也要是感性的人。
在祂复活之后,他对门徒说:「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
大家都看到中国教会的需要,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下,1839年,南京教区(上海教区的前身)98名骨干教友聚会于松江张朴桥会口,由神父王若望、张西满带头,用白绢向教宗写请愿书,要求派遣主教和传教士来中国协助传教
因为福传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福传的效果,所以不得不格外注意。方济各教宗也指出:基督徒不要苦着脸,脸上要挂满笑容。面带微笑,不仅可以映显自己的乐观精神,而且可以让人感到可亲可近、没有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