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总教区的郑再发总主教在农历新年的机会上,发表了一封牧函,牧函中主要谈了总教区中修会与修会间、修会与堂区间工作上的更好协调;常与神父同在;以及勉励教友们为圣召热心祈祷。
1、主耶稣就是天父的圣爱主耶稣通过祂的言语、行动和热情将天父对我们众人的圣爱传递给了我们。跟随主耶稣,我们就会“看到、感受到、触摸到”天主对我们人的圣爱。
姚主教指出,今年是圣若瑟年和爱的喜乐家庭年,神父们是否向圣若瑟一样活出应有的父性,帮助教友的家庭追寻爱的喜乐呢?
“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以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十三,35)“哪那里有仁爱,哪里有真情,就有天主同在!”这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圣歌,不正在向我们阐述这个道理吗?
《福音》提醒了这一点,向我们讲述耶稣及其首批门徒,而这些门徒全都是渔夫,跟你们一样。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两个门徒,又在那里站着,若翰看见耶稣走过,便注视着他说:看,天主的羔羊!那两个门徒听见他说这话,便跟随了耶稣。(若1:35-37)羔羊,按字面的意义是指小羊。
教宗告诉青年们:“不要害怕面对这些问题…为发现能使你们完全满意的生命计划,你们要聆听天主,他为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项爱的计划。”来,跟随我!
那时他的心灵忧闷至死,所以请了三位最亲近的门徒去陪他一同祈祷,但这三位门徒都是“心神固然切愿,肉体却软弱,”在耶稣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没有能够陪伴他。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以天主慈悲为主题,援引了福音中亲身体验到天主慈悲和耐心的几个人物,从多默到伯多禄,从厄玛乌的门徒到耶稣讲的比喻中的小儿子,都一一点到。
圣堂的内部装饰,为清一色的硬木雕琢,工艺精美;三个祭台玲珑别致,在正祭台后面的硬木屏风上,刻着耶稣和两位门徒去厄玛乌路上的情景,处处体现着当年工艺师的才能智慧和主人的巧妙构思,还体现了一个重点:主徒会是中国籍的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