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是流放的结束,向我们开启一扇大门,走向自由,走向复活、从恶中获得拯救的新事件!」 我们和门徒一样,需要领受天主的光。就是在团体或个人的祈祷中,人能与主相遇。
圣 父,祢对我们的照顾,令人 惊 奇,6171121'176677'776717'77765567676‖你对我们的慈爱,无法 估 计:为了拯救奴婢,祢竟然将 爱 子舍 弃。
他虽然几次尝试拯救耶稣,并非出于同情,而是为了对抗指责耶稣的人。自他来到了犹大,就与他们有冲突。但最后,迫于压力,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死(若19:16)。罗马士兵是直接下手杀害耶稣的人。
耶稣基督来了,他的任务,固然是拯救世人,引导人皈依天主,得到永生。但是他教导我们作人处世,他启发我们友爱互助。
我不知道如何解释,除了怀有拯救灵魂的一腔热血。这显示出她所遭受的痛苦是何等强烈!她形容那是一个深沉而漫长的黑夜。她说天主允许最浓厚的黑暗侵袭我的灵魂。
教宗说:教会的普世性基于天主拯救世界这个唯一计划的普世幅度。这一普世特性在五旬节那一天清楚地显示出来,当时,圣神的临在溢满第一个基督信徒团体,好让福音扩展到万国,让天主唯一的子民在万民中茁壮成长。
但是他主要的目的不在此,他降世是为拯救世上所有的罪人,叫一切相信他的人得蒙救赎,成为天主的子女,并获得永生。为此,当他在旷野讲道并以五饼二鱼饱饫众人,而众人拥戴他为王时,他却退到旷野(若6:15)。
教宗由此解释天主的父爱说:天主是绝不遗弃自己子女的父亲,这位慈父的信实远远超过人的忠诚,祂就是凭着这一信实支持、帮助、接纳、宽恕、拯救自己的子女,使他们向永生开放。
趁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我忍不住地问她:可是尊敬的修女,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么多健全的人需要读书而没有条件,有那么多健全的人需要我们情感的抚慰,你们为何不先去拯救那些正常人,然后再来照顾这些残障小生命呢
主赐给我生命,让我拯救自己,活出天主的肖像;主赐给我口舌,让我歌唱赞美;主赐给我笑容,让我给他人阳光;主赐给我健康,让我去帮助最小的兄弟姐妹……我要去歌颂、去赞美,去爱人,这次旅程是一次心灵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