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对弟兄的责任,并要对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加以警惕,这种麻木不仁让人对他人所受的痛苦视若无睹: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见的现象,对现代人的呼吁吗?
现在的我们为了生活搞地筋疲力尽,我们可以推迟幸福生活拼命为未来去积攒什么,我们把对别人的爱隐藏起来不去表达,所有这一切,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坚信“未来还有的是机会”,于是,我们忽视平凡的幸福,我们拒绝原谅所有无意伤害自己的人和事
他听了并不惊讶,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它不改变我对你的感谢之情!”这句话令我感动良久。如何接受别人的善意是一种智能,也是一种风度。
问:教宗在弥撒中也为九一一事件祈祷……答:对,是在信友祷词的最后一个祈祷意向,通常,这最后一个意向都是为亡者祈祷。在这次的信友祷词中,清楚的提到九一一攻击事件中的受害者。
方主教在讲道中语重心长地对22对主内夫妻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夫妻要遵守与天主缔造的盟约,守护基督徒婚姻的纯洁;二是夫妻彼此之间要有责任的担当,彼此关爱对方;三是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四是关注教会圣召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章对这一美德大加赞扬,如:谦尊而光,谦光自仰,厥辉愈扬。又如:谦者常胜,娇者必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等等。谦虚的人生哲理似乎是耳熟能详的真理,人人皆知。
维尔曼对教宗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会晤教会和基督本身。他感谢教宗经常挂念无家可归者,并希望能建立世界穷人日。
年迈在教会内并不是老人政治的同义词,我们不应封闭在忧郁中,而应像亚巴郎那样始终对天主怀抱希望。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记述亚巴郎听从天主的吩咐,起身、举目观看且怀着希望行走的事迹(创十三14-18)。
帕罗林枢机对此表示:我对昂山素季比较熟悉,她的事件众所周知。我对哈西娜的了解比较少,但在孟加拉国的许多人都对她赞誉有加。这两位女性对各自国家作出了贡献,因而受到重视,取得国民的信任。
一位首次来参加学习的王艳芳姊妹对“信德”通讯员激动地说:我是在网上获得培训的消息,便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学习,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很早就结婚,且出嫁一外教家庭,全村就我一位教友,对信仰生活渐渐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