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心的是财富分配不均。移民必须被整合,而不是形成贫民窟。
教宗最後说:我梦想一个家庭般的欧洲,政策切实有效,关注人的面容而非人数,看重孩子的出生而非财富的增长。我梦想一个促进和保护每个人权利、不忘记自己对民众义务的欧洲。
一千个善念不如一次善行,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这些欲望包括追求财富、虚荣以及骄傲,正如教宗所言,透过这些欲望,恶欲将我们拖下水。恶是个诱惑者,它起初以好的意向出现,然后逐渐将人引向邪恶的意向,即不和、谎言等。
在当时意大利人的心目中,远离家乡的人回家时总会带回大量的财富,而利玛窦却恰恰相反,他带了很多礼物到中国,却没有带回家任何东西。”
拣选我们的渴望,甘于不拥有一切,这引导我们不会为自己独占财富。早在第四世纪,圣安博(St.Ambrose)说:“你不是把你的财产分给穷人,只是把他们的东西交还给他们。”
耶稣曾谆谆教导过我们:“你们不要积聚财富……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玛6:19-21)我们卖门票,把心放到了钱财上,势必淡漠了信仰,忘记了福传,忘记了教会的发展使命。
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仅对夫妻和子女,而且对整个教会和民间团体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提出一个显然将人及社会幅度容纳其内的整体生态观(第四章),它与环境问题密不可分。
圣咏作者默观他周遭的世界,而反省着:当我仰观祢手指创造的穹苍,和祢在天上布置的星辰月亮,世人算什么,祢竟对他怀念不忘?人子算什么,祢竟对他眷顾周详?(咏八4-5)这就是我们必须问的基本问题: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