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全球人口压缩成只有100人的部落,而且维持人类的各种比率,那么我们会得到:57个亚洲人,21个欧洲人,14个美洲人,8个非洲人。52个男人,48个女人。30个白种人,70个非白种人。
记得在圣神父之前,有一次和一位刚晋铎不久的弟兄聊天。我问他:圣神父有什么感受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满足’,神父是我的一切,我就是神父,神父就是我,其他没有什么都可以。他回答。
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人群中,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件破衣,两脚淤泥一块用于糊口的田地这就是你站在苦路边上观望一场苦难之旅这不经意的偶遇竟成为你被呼召的印记你也曾抗拒大声表白自己的无辜当你为主背起那沉重的十字架你
你们要爱护新世代的人,追随圣鲍斯高和若瑟·弗拉西内蒂(GiuseppeFrassinetti)神父的芳踪成为他们的旅伴。
(若4:7)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在默观耶稣与去寻找耶稣的尼苛德摩的相遇以后,今天我们将反思天主似乎在我们生命的十字路口确实正在等待着的时刻。
根据福音被四处引述的词汇,您说在天父的家有好几个住所?那些住在贫民窟或平价住宅的人们,他们终日生活在邻居不曾停歇的吵闹声及彼此永恒的争吵中,却仍保有容忍,您不认为这正代表了他们对旁人的爱与投身吗?
这话的意思如此明显,听来平凡无奇,但却再真实不过了。因此,首先我愿意对你们每天慷慨的服务,在各式各样的土壤里散播福音的种子,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赞赏。
那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围墙边树荫下有各种各样的蝴蝶和甲虫,小池塘里有狡猾的小鱼小虾和无数笨头笨脑的小蝌蚪,还有夏天那沿墙一排桃树上的桃子,地里红透了的西红柿,水分充沛的凉薯……
领圣体礼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基督的“给予”及信友的“领受”,以往那种跪下闭眼伸舌的“口领”方式,足以反映信友的被动性。
另外,此说似乎还包含耶稣的灵魂无所不在地作超性的逍遥游。但是这种认为仍没有摆脱将耶稣等同于普通人一样看待的桎梏。因为每个人都是由肉与灵两个方面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