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题是“在道成肉身奥迹中的圣神”。教宗谈到圣母玛利亚,称她为圣神的净配及教会的形象。她透过圣神获得了力量,能够在接受天主圣言后,去宣讲天主的圣言。
台北总教区洪山川总主教告诉天亚社,驻于台北的教廷代办陆思道(PaulFitzpatrickRussell)蒙席告诉他,祇有等到七个教区都达成共识,才会向罗马教廷报告。
枢机省思了洗者若翰的双重角色,即“悔改的宣讲者和先知”。但这位基督的先驱尤其“开启了基督信仰的新预言,所宣讲的不是一份未来的救恩,而是基督在世界和历史中的临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
新《指导》重点指出教理讲授方法的更新,“本地化是教理讲授的重要特征”,主编菲斯凯大主教在新书发布会上说,尤其是数字文化和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人的行为和人际交往,语言和沟通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要求教会采取新的教育方法
我想就福传者与慕道者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想法。首先,正像牧羊棍儿所说,互联网沟通这种信息交流的形式是自我存有的方式,缺乏真实的对象。
当天的弥撒福音记述洗者若翰为耶稣作证的事迹。若翰的几位门徒正是听到了他的见证,才跟随耶稣并兴高采烈地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若一41)。教宗解释说,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做基督徒首先应为耶稣作证。
教宗严厉警告道:正是这种丢弃文化导致一切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倒退与非人化:难民、受侵犯或被奴役的儿童,在寒冷中冻死街头的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15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封圣弥撒册封35位新圣人。教宗在讲道中解释天国婚宴的比喻(玛廿二1-14),强调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个与天主的爱情故事」。
罗马宗座传信大学(梵蒂冈新闻网)继教宗方济各于2017年12月8日颁布了有关教会大学及学院的宗座宪令《真理的喜乐》之后,圣座教育部于今年12月8日颁布三道训令,旨在回应在高等学术机构之间「缔造网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