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这个时期,以谦卑和悔改的心,重新与主建立连接。”神父的讲道让我们深刻反省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将走向哪里。我们的生命可能会消逝,但将自己交托于天主,我们的灵魂就会永远存在。
不过群众知道他们的动向,当他们下船,耶稣看到等待他的群众,动了怜悯的心,并教训他们(参阅34节)。
为此,教宗鼓励修生时常呼求圣神,“让祂在你们内塑造一颗温顺的心”,好能感受到天主在大自然、艺术、文学、音乐和科学中的临在。
殡葬日,棺木移至圣堂祭台前,放在铺有简单地毯之上,棺木上不盖任何罩布,放一本圣经,旁放复活(蜡)烛,棺木前不置任何祭桌祭品、遗像,不收任何花篮、花圈、挽联。
但在父母的熏陶下只觉得信仰很重要,直到有一天,天主以他的恩宠使我意识到我一直追求的美好生活和很多的理想都在他内得到了满足,我经验到了天主的大爱弥漫在了我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感觉到以前那颗漂浮不定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属
她的心一下子被感动了,当时有一首歌唱到:主啊,我要问一问,你为什么这样爱我,不忘我,拣选了我,抬举我,不放弃我……以前的她一点不知感恩,只知道争强好胜。
每天生活在教外圈子里面的我,失去了信仰生活的规律,满脑子都是世俗的观念,愤怒和烦躁趁机直入,乏味,枯燥操纵着我的私欲偏情把本来属于天主的一颗心驱赶出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地方,使我的生活每天浸泡在忧郁与迷茫之中
——读《十二小先知·约纳》有感按理说先知对上主的话应该自觉自愿,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因为先知先觉的真谛在于觉知天主,与上主心息相通而成为上主的代言人。
喀秋莎原谅宽恕了他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爱和生命的新方向,于是她那饱受压抑的心,也如小鸟挣脱猎人的罗网而飞往自由的天空、安宁的深山。
我们想到,许多圣人之所以慈悲是因为他们愿意让天主的慈悲充满他们的心。他们把上主的爱倾注於面对各式各样苦难的人,成了这爱的化身。在这欣欣向荣的诸多爱德行动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耶稣慈悲面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