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向自己的门徒们预言自己要首先接受的苦难和死亡时,门徒拒绝接受,身为无辜的天主子,怎么可能去承受这一切非人的痛苦?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先问门徒众人说他是谁,然后问门徒他们自己认为他是谁,最后圣伯多禄说出耶稣是天主的受傅者。教宗指出,这个问题也是在问我们。他举出一系列从中可透露出半熟信仰的回答。对你而言我是谁?
(梵蒂冈电台讯)基督徒若成为理念的门徒,他将丢失信德。教宗方济各10月17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这样表示。他提醒基督徒谨防把钥匙装入口袋,将人拒之门外的态度。
让我们看一下福音作者告诉我们的事情:圣路加把这一群妇女和跟随耶稣的十二宗徒结合在一起,“同他(耶稣)在一起的有那十二门徒,还有几个曾附过恶魔或患病而得治愈的妇女;……她们用自己的财产资助他们(耶稣和门徒
耶稣的门徒们蒙召是为了投身於服务,而不是以任何的形式去压制别人。教宗具体地吁请大家不可傲慢,反该谦虚待人,因爲那是跟随耶稣的基本态度。
教宗本笃十六世七月二十五日星期天中午在带领聚集在冈道尔夫堡夏宫庭院内外的各国信友颂念三钟经时,向他们讲解了当天弥撒路加福音所记载的门徒请求耶稣教导他们祈祷的事。
教宗方济各5月10日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图书馆通过直播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如此阐述了耶稣给门徒们的「临别赠言」。
接着,教宗省思了耶稣复活后在加里肋亚海显现给门徒们的事迹(参阅:若廿一1-19)。教宗解释道,耶稣于圣周五被钉死后,众门徒垂头丧气、觉得他们的梦想破灭。日出时分,门徒们坐在渔船上,看见岸边有个人。
门徒们找到他说:“众人都找你呢?”耶稣却说:“让我们到别处去,到邻近的村镇去吧!好叫我也在那里宣讲,因为我是为这事而来的。”
早在2013年5月,在陕西三原与张老师相遇,他和我谈了关于痛苦在信仰中的作用,及痛苦的存在意义。之后我在2014年5月去陕西凤翔看病之际,再次与张老师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