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封给教区的信:创造弥撒的静默氛围
2017-03-15

当真正有需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尽可能采取最低的音量并安静地完成。至少,这一份静默,对那些正在圣堂里祈祷的人,也是礼貌的表现。

司铎如何面对成功、失败与孤独
2017-07-28

正确地认识孤独并采取适当的反应是很有价值的事。如果没有孤独,我们就不可能自我发现或追寻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有孤独衬托在一些人类深切的需求后面,才使我们看清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价值。

如何面对癌症
2017-08-09

因此,在实际治疗之前,集思广益,三思而后行,是人们现在采取的态度。●想出应对的办法就生命攸关的挑战而言,如何有效地应对癌症,这是对每个癌症病人的挑战。事实上,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对方法。

写于“爱耳日”
2018-04-03

因此,除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防止耳聋发生、控制新生聋儿数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生态皈依”──绿化基督徒的心
2019-02-07

澳洲主教团曾提及,生态皈依能成就我们跟受造界的和好,只要通过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承认我们的行为和不采取行动已伤害了天主的受造界。为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心──一种皈依,或内心的转变。

“评宗教对话的三种理论”
2019-05-21

1983年,美国神学家斯威德勒(LeonardSwidler)就公布了“跨宗教、跨意识形态对话的十项准则”如下:“第一项准则:跨宗教、跨意识形态对话的首要目的是学习,即,改变和增加对现实的看法和理解,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习近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05-19

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

圣座2020版《教理讲授指导》在梵蒂冈颁发
2020-06-29

新《指导》重点指出教理讲授方法的更新,“本地化是教理讲授的重要特征”,主编菲斯凯大主教在新书发布会上说,尤其是数字文化和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人的行为和人际交往,语言和沟通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要求教会采取新的教育方法

教宗:抵拒不磨损鞋跟、只转抄内容的新闻
2021-01-24

教宗在文告中强调要秉持热忱和好奇心采取行动,走出「认为已经知道的安逸生活」,进入活生生的现况当中。教宗提醒要提防「转抄内容的新闻」,或者「电视、电台和网站的新闻大同小异」的淡而无味。

多地教堂实施“双暂停”严防疫情,苏豫教会积极抗疫为疫情结束祈祷
2021-08-12

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对信德网介绍了当地神长教友的情况,陆主教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南京市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江苏省与南京市各部门果断采取人员隔离,暂停各重大密集性社交、聚会等活动,利用现代化大数据寻找病毒感染密切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