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做基督徒该有的生活
2017-10-27

我从自己身上到了好多类似教友的共点,在此浅述一番。在过去老一辈的信仰标准中,多念经,主日多参与弥撒就是热心。至于对信仰的认识有多深,对主耶稣的教导有几分了解,似乎与自己没有关系。

教宗主持献主节弥撒:让耶稣前来与自己相遇,天主总是让我们有惊喜
2018-02-03

教宗解释道:玛利亚和若瑟在圣殿内到了信仰的根源,因为信仰不是一个能从书本上学到的概念,而是从我们前人的经验中学习与天主相处的艺术。

教宗主持圣枝主日礼仪:你们要欢呼基督的喜乐
2018-03-27

教宗解释道,那些人在耶稣身边怀有喜乐,这是因为他们在耶稣身上重新到了信心、尊严、宽恕和希望,他们体尝到耶稣的怜悯,因此能大声欢呼: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颂!(谷十一9)。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基督徒应有公祷的意识和习惯
2018-05-30

老人的回答十分精准,到了子女失去信仰的原因。这是一个不能将信仰传承的缩影,没有家庭公祷的习惯,就失去了我们灵魂力量的源泉,生活里完全没有天主的地位和空间。

香港六宗教思想交谈会 呼吁培养青年使命感
2018-12-31

与青年一起尝试新的方式去开拓前路」,早前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共享工作空间,协助他们创作及售卖艺术品,这事工本身为突破也是成长过程;同时也举办活动让青年读者讨论热门议题,彼此对话,「不会局限青年于既定的框框与答案,而是与他们一起出新的可能

老崔进堂了
2008-09-04

第二天他就神父办了告解,领了圣体。从此以后,每个主日不但自己进堂,还叫着他腿脚不利索的老伴一瘸一拐地进堂。当年10月,东闾圣堂举办保定教区圣体大会,他克服身体上的疾病,热心去参加。

人间天使
2008-11-17

事后我才知道,修女们不同程度地被那个孩童咬伤过,可是,她们没有一个像我一样院长倾诉,没有一个摞担子走人,我为自己的有限与不足感到愧疚。

一路有你
2008-10-15

我费了很大的劲到了教堂,但是教堂的大门总是紧锁着。我向别人打听教会的事情,别人说我脑子有毛病,年轻轻的搞什么迷信。我失望了,那一刻我从心里大喊:“天主,你在哪里?”

出差有感
2008-09-28

可我们传扬天主的福音,却只局限于8小时以内,甚至主动上门去的还要被拒之门外,这怎能不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倍感心痛呢?我以为,这样做会严重地影响教会的发展。也是天主教会在国内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他不再遗憾
2009-05-07

教友们像是孤儿到了父母,潮水般地涌向教堂。我也以一个新教友的身份沐浴着天主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