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身处当代文化中,我们要自问如何善用虚拟的传播,如何用好自己的手机,如何面对贞洁的诱惑,以及警惕自负、金钱诱惑、权力和安逸。
到权力就是服务等等,放到现在来读,也都是意蕴深长的。在我的收藏中,有一本特殊的书:天主教上海教区手册(2010年)。
具有亚马逊面容的教会必须寻求一种整体和团结互助的替代发展模式,注重对真正自然和人性生态负有责任的道德观念,使之根植於福音倡导的正义、关怀和人人均享财富的理想,克胜那拒绝将经济和技术权力纳入道德准则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逻辑
教宗很清楚宣讲福音也会受到权力和世俗的诱惑,让自己成为主角而非见证者,所推荐的福音没有被钉死而复活的耶稣。教宗强调,宣讲意味著奉献生命,不求折衷办法,甚至随时准备接受完全的自我牺牲。
此外,还有权力和成就,这些都是评估生命的错误衡量标准。相反地,该当接纳每个生命,因为每个人都是用基督的寳血换来的,因此不可漠视那深受天主所爱的人。
一种由围墙和权力的展示维持的停火状况不能带来和平,因为真正的和平只有透过彼此聆听和对话才能获得和保持。教宗方济各和吉瓦基斯三世宗主教也呼吁国际社会将承认有关各方权利和义务的政治解决方案付诸实行。
这是对教会、对我们所有的人说的:欢欣喜悦吧,小小的基督徒团体,你们虽然贫穷、卑微,但在我的眼中是美丽的,因为你们热切渴望我的国度,你们饥渴正义,耐心地缔造和平,不追求执政的权力,却忠实地与穷人同在。
教宗解释说:“谁若期望通过司铎职务来增进自己的威望和权力,便是从根本上误解了这个职务的意义。谁若想实现自己的野心、达到个人的成就,他将永远是自己和舆论的奴隶。”
“藉着圣事的祝圣,司铎已肖似教会的头和牧者耶稣基督,并持有‘属灵的权力’,即分享耶稣基督藉圣神引导教会的权威。耶稣基督是他的教会,也就是他身体的‘头’。
这三次诱惑具有深刻意义,这也是我们人性的最大弱点:追求权力,追求物质享受,妄图利用天主而试探天主要挟天主。耶稣拒绝了诱惑,挫败了魔鬼的奸计,为我们立下了表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