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追忆圣安多尼的芳表,赞许他「与家庭、穷人和经济拮据的人共患难,对真理和正义充满热忱」。但愿这位圣人的榜样「今天依然能激励许多人慷慨地奉献自己,以示弟兄友爱」。
同时也受到了教外朋友对此项活动给予的高度评价,短讯读后,也使我联想起新世纪以来,我六次参加上海教友外出朝圣活动,南至广东省上川岛,北至黑龙江哈尔滨,参观了近百座教堂,所到之处均有敞开教堂大门福传之事,现追忆如下
在痛悼和送别妈妈的同时,我们翻出了我们的妈妈张梅桂(1939.3.1—2024.12.30)和爸爸李斌(1932.2.3—2022.5.2)昔日的照片,谨用这些老照片追忆、缅怀深爱我们的二老安息天乡!
耗时三年心血,自编自导自演,足迹遍布欧、亚,所摄制的纪录片追忆沙勿略,借由朝圣青年的体验,追忆一位16世纪传教士的故事,于1996年荣获国际多媒体协会第18届AMI大展铜牌奖。
双庙村69岁的艾滋病患者潘吉荣老人追忆:“在那时候(1994年左右)村子里卖血已成了一种风气,人人都卖血,有的人甚至一天卖三次血(每次卖800CC)!”
在坚硬粗糙的石板山路上,毫无衬垫,毫无倚靠,而大家真情实意地跪了下去俯伏在地,追忆耶稣受难事迹。到了山巅大殿举行弥撒圣祭,因为我还不是个教友,别人领受主的圣体,而我两手交叉在胸前接受神父的降福。
确切地说,聆听圣言不只是追忆主耶稣生前的教导,唤起我们对他的思念。而是藉着圣言使耶稣真实地生活在我们中间。如同当初他为厄玛乌二徒讲解圣经一样,我们也同样邀请主耶稣亲自向我们解释经上有关他的记载。
这也正是慈母圣教会定立诸圣瞻礼的主要原因:让我们在纪念、追忆、恭敬、庆贺诸圣的同时也祈求他们,为我们这些尚在人世旅途行进而软弱无恒的罪人转达代祷,求主助佑我们战胜所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内忧外患,时时事事以他们的美德芳表为生活楷模
只是对往者,没有人去追忆;同样,对来者,也不会为后辈所记念。”(训1:2-11)人生固然看似过眼云烟,但是《圣灰经》也告诉我们重要的人生道理:“为灰耶!为人耶!天主提拔之为人,不顾,就为灰。”
接着朱主教的学生们分别追忆了他们与老主教相处的时光,大家一致认为,老主教平易近人是个大慈善家,他不求己名,一心为教会事业,是所有后辈学习的楷模,并表示,将继承老主教的遗志,怀着同样的热忱去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