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拨开昏暗的阴云,使掩藏已久的冲突显露出来,即耶稣为每位寻求祂、尤其是那来自远方的人敞开大门,而基督徒却总是将叩响教会大门的人拒之门外。这是基督无限仁慈和基督徒缺乏仁慈之间的冲突。
信仰是指引方向的罗盘,包括在面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时:遵行主的派遣,我们都被派遣,为了每个人和世界的得救,去向近人和远方的人宣讲福音好消息。
是的,他喜欢看到人们接获远方亲人或朋友捎来的讯息时,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欣喜的表情;当每一位收件人的脸上,喜乐和欣慰荡漾开去的时候,他便感到自己工作神圣而有意义。
亚巴郎起身而不坐等,举目观看远方而不修筑围墙,对天主将赐给他如星星那麽多後代的恩许怀抱希望。教宗解释道,如同亚巴郎那样,上主也对我们说:你要起来!你要观看!你要怀着希望!
你可以想想亚巴郎的天主,祂走近你且对你说:‘你要起来,在我面前行走,做个无可指摘的人;你要起来,注视远方,向前迈进;你要相信、盼望,不可放弃。
至于宣讲的部分,教宗说:「我们要心怀远方的人,宣讲时,必须聆听伯多禄宗徒的首次讲道。」(参阅:宗二14-41)弥撒讲道正是「评估一名牧者亲近他子民的程度,以及与他们相遇的能力的试金石」。
教宗指出,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一切似乎是为了保持生存而做,但是这些传教修会的会祖却成了新动力的主角,面向他人和远方的人。
“教宗方济各屡次谈到这种‘走出去’的动态,这要求我们展望远方、看到那些需要信仰的人,即青年和寻找天主却找不到门路的人。堂区该当成为一个寻找的结构,司铎、执事、奉献生活者该当晓得走到外面。
又或者去响应一些来自远方或身旁的人的请求,向那些老弱的、失业的、残缺的或孤独的人伸出援手。我们也可以帮助那些遭受自然灾害的偏远国家,助养儿童,或支持人道主义的计划。
预估的十二万五千名全球各国青年已经陆续抵达南半球这座城市,南国的风土民情正吸引着这么多远方青年的兴趣,他们背着青年日组织单位发给的彩色专用背包,沿着大街小巷左右好奇地观望,给悉尼平添了无比的生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