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事祝圣礼时,主教授给一本《福音书》给新执事,象征领受了传教基督福音的重任。台湾天主教友参加的执事祝圣礼,只是在修士晋升七品司铎前,必经的六品修士典礼。
难道外地学习比四部福音书记载的真实的耶稣更能打动人?外地堂区固然有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福传方式,那么我们自己难道就一无是处了吗?我们是不是也能从细微处发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在阅读福音书时的诱惑是,我们相信自己绝不会像某些法利塞人那样的残忍、狡猾、冷酷和有报复心。我们禁不住设想自己就是那位唯一回访耶稣的麻风病人。阅读圣经时最大的诱惑,就是将我们自己看成是和耶稣一样的完美。
吊炉、十字架、福音书、蜡杆、辅祭人员、修女、修士、神父、主教依次列队前行。
福音书的记载中,主耶稣常用阿门这个词,是在祂开口教训人的时候。祂常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实在”(verily/truely)原文就是阿门。
事实上,在耶稣逝世的150年后,世间存在着许多关于耶稣生平及其时代的纪录,福音书就多达三十余种。基督宗教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异端,写作《犹大福音》的诺斯蒂教派便是其中之一。
在圣秩许诺及咏唱《诸圣祷文》后,主礼及其他主教为新牧覆手,然后是傅油、授福音书、指环、礼冠和牧杖。
四部福音书都记载了这个事迹,内容大同小异。耶稣为这妇人辩解说,她似乎是唯一预知耶稣苦难的人,因而作出如此富含象徵意义的举动。涂抹香液可以解读为君王的受傅或是葬礼的傅油。
上午10时整,弥撒庆典在香炉、十字架、福音书、乐队、合唱团、修女方队、司铎团队浩浩荡荡的游行中,走向圣堂北广场新搭建的祭台。在教区总堂合唱团浑厚而优美的进堂曲中,隆重的弥撒圣祭拉开了帷幕。
福音书,天主圣言圣座礼仪及圣事部10月22日公布一道法令,标题为《在教宗手谕之后》(PostquamSummusPontifex),目的是为落实教宗方济各《重大原则》手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