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藉着接纳、交付自己、生育新人类的行动让天主来到世上的那一奥迹,就不会有教会,而这一行动只有经由接纳天主的神,才能实现。
唯有怀着感恩之情接受天主所给的恩典与十字架,彻底地交付自己,幸福自由才能真正拥有。小树的成长离不开园丁的灌溉与哺育,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教会这片肥沃的土地!
是那诚心归向她,是那听从她声音的,把一切交付于天主的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忠贞的天主教教友,首先我们应该具备圣神的爱,并不是因为生在一个老教友的家庭而自夸。在天主圣神内,我们服膺教导。
有的仅是吃亏、有的是全部的奉献、交付。所以《圣经》上勉励我们每个基督徒“应该在爱德中生活,就如基督爱了我们,且为我们把自己交出,献于天主作为馨香的供物和祭品。”
教宗经常表明的相互交付尤其令人深受感动。教宗喜欢称信友们为‘天主的圣子民’,经常请求子民为他祈祷,使他蒙受天主降福。
来到这里,我开始静静地与那位上智者交流,寻求、祈求他并交付于他,慢慢地我得到指引,祈祷进入我的生命,并引我走向更深的生命。信仰之路是成长之路。
第一个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感觉到自己是这进程的合作者:我们所分担的一项使命并非属於我们,而是属於上主,是教会交付的一项使命,而我们耶稣会士也是教会的成员。
天主与人之间的绝对鸿沟并非依靠理性可以超越,唯有注视那道成肉身的耶稣,凝望与渴望,爱慕与交付,转化与合一,如此,奥斯定才会说出“如果我们全然生活于天主,圣经都可以抛弃”的话来。
注视他,永久地瞻望他和他的诺言,把罪过产生的痛苦交付于他再求宽恕。由忏悔产生的忧苦是必需的,因为按照天主圣意而来的忧苦,能产生再不反悔的悔改,以至于得救。
耶稣渴望用他的无限大爱拥抱我们每一个人,在他即将交付生命的最后晚餐中,他为此做出了近乎疯狂和极端的爱的决定,他要做爱的囚徒,天天临在于面酒形下,临在于圣体龛中,这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