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创伤后成长,如有些人会经历创伤的负面影响,即创伤后压力。据2005年发表于《创伤后压力杂志》的一篇论文称,宗教连同乐观等个性,都与创伤期后的成长有关。
每一次灾难过后,人们都会谈论很长一段时间,每个人的心情都围绕着“幸存者”这三个字。朋友相聚,会时常吁叹——珍惜生命!更多的人也发出了疑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即使我们众人都会遇到艰困的日子,我们仍必须牢记生命是一份恩宠,是天主从无中创造出的奇迹。
“圣父教宗非常重视人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到跨国公司、从家庭到工商界或政治界,他阐述了社群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危险,两者都会导致暴政和无政府状态。”
(玛25:40)无论谁,为了耶稣的名义,为灾民奉献了爱心,都会获得主的丰厚赏报。一如圣父方济各劝勉我们的:“我多么希望施舍能成为每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方式!
缺乏信德,一切都会崩毁;而少了祈祷,信德将会熄灭。信德与祈祷相辅相成,别无它法。因此,教会是共融的家庭与学校、是信德和祈祷的家庭与学校。」「教会内的一切源自于祈祷,而一切又都因祈祷而成长。」
如果直觉告诉你修女们一般都会很长寿,你并没有错。对信仰的投入确实可以促进身、心、灵的健康。
位于北部的贾夫纳市圣博德学院一名学生对天亚社说:「以往母亲都会给我鸡蛋,但今年却没有,因为价钱太贵了。」有些人也希望掷蛋的数量能逐年减少。
(宗20:35)通过捐献帮助别人,我们个人和团体不但不会失去什么,相反还会体验到施与之福,作为爱心捐献者,我们的家庭、堂区和教区都会获得主基督的丰厚赏报!获得基督有形和无形的祝福!
“他关心的新闻很多,如香港回归,世界各地发生的一些事,我都会读给他听。”赵荔说。“张学良喜欢给亲人讲故事,讲他经历的事情和去过的地方。越到晚年,他讲述的关于他在祖国大陆的轶事和他父亲当年的事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