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存活于人世间的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处于爱与被爱之中,父母因爱生子女,子女因爱敬双亲,其中的牺牲付出也是因着真爱纯爱而化辛苦为欣乐,化劳累为快慰,甘心情愿为被爱者承担额外的义不容辞的繁琐沉重责任,并且常会达致无微不至的细腻周到程度
她也曾向多明我及真福亚拉诺许诺:凡热心诵念玫瑰经的人,可以获得十五种殊恩,能够抵御邪魔、远离异端、消除恶习、脱免罪过、提高心志、促进修德、圣化灵魂、尽力向慕和追求天国。
他造生、养育我们,保存、爱护我们,救赎、圣化我们,诚如若望宗徒所言天主是爱(若一4:16),所以我们都该永不停息地赞美、感恩、颂谢、竭尽全力光荣天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承行他的旨意、仿效他的圣善、相似他的神性
但只有好奇心被成熟的信德所代替,才能像约伯一样悟出苦难的奥秘,这样的信德可能是前一次苦难环境中所结的果子,但它却会成为我们承受与超越下一次苦难的能力。
在主爱和孟神父的感召下,教友们的灵魂深处燃起了爱主的火焰,并把这份爱化为了行动,每户人家把手中并不宽裕的积蓄,无私慷慨地捐献出来帮助修缮教堂。甚至感动了一些教外人也领洗入教了。
(依54:4-8)但这婚姻的盟约是暂时的,过渡时期的,它只是天主与其新子民,所订的新而永久盟约的预像。所以,到了新约时代,旧而过渡的盟约,自然便废除了。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性生活才会被圣化,祈祷生活才会扩大到每一个细节。爱在行为中的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理解这些爱的因素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与物体建立的占有关系仅仅是表象,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的主人:我们所爱的世界实际上不属于我们,我们像陌生人和朝圣者那样四处游荡(参肋25:23)。
自从追随了你:很少有像曾经的那种不可言的烦乱与恐慌,很少有像曾经的那种心灵没落而不知如何是好的心境,很少再将曾经私下议论别人当作家常便饭,很少对自己认为所不能接受的人再有所成见开始学着忍耐而不随便与人乱发脾气
真正的仁慈是聆听他,宽恕他,并且扶持他,陪伴他,将他扛在肩上,像善牧寻得亡羊而将其扛在肩上那样,因为悔改从今天开始,但还需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司铎应该从修和圣事中受教,这是教宗方济各提出的第二个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