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译成“惩罚”的词主要出现在先知书和圣咏中。它的首要意思似乎是:“通过接近某人,通过进入他生活的具体处境,来表示对他的关怀”。对这个词最普遍的翻译是“看顾”。总的来说,这个词指的是一种积极的事件。
米该亚先知书上也说:“人啊!已通知了你,什么是善,上主要求于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履行正义,爱好慈善,虚心与你的天主来往。”
在人犯罪后,天父从来没有放弃人,通过历代的先知和圣贤带领人回归正道,追求超越的永生。时期已满,天主子竟然选择降生成人,以超出人想象的方式拯救人,在各方面和我们一样,只是没有罪。
他在晚年所著的《福音中的圣母像》一书中说:“童贞女玛利亚熟读古经,常默想先知依撒意亚关于默西亚的预言。她唱的歌自然是旧约中颂主、求主、爱主的圣咏;她抒发的情是企盼默西亚救世主早日降临人寰的热切之情。
傅油也是旧约中设立国王、先知、司祭的传统做法。7.三种祭品的意义分别是什么?答:赎罪祭(公牛犊):为赎罪而献,预示人需洁净才能亲近天主。全燔祭(第一只公绵羊):完全焚烧献给天主,象征全然奉献。
在第一篇读经中,厄则克耳先知描绘天主如同一位牧人,看顾祂的羊群,一一数点祂的羊只。祂寻找迷失的,包扎受伤的,坚固软弱和病弱的(参阅:则卅四11~16)。
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于是就有了福音描述的两个失落的影子,垂头丧气地从他们的伤心地耶路撒冷走向厄玛乌,因他们所跟随的“先知”耶稣已死,他们失望了,认为一切全完了,所以想返回乡下再作打算。
可是,遗憾的是,有些牧者没有起到“门”的作用,旧约厄则克耳先知早就谴责过这样的牧者:“祸哉以色列的牧者!你们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应该牧养羊群?
就像耶肋米亚先知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不再想念祂」(耶廿9)。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燃烧的热火:即使我们试图浇熄它,也做不到,因为它远比我们强大。天主拣选了一个正在迫害、完全仇视祂和祂子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