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上的圣体在摇曳的烛光中泛着柔和的光芒,祈祷带领者以深沉的祷词,缓缓地带领大家进入祈祷中,在历时一个小时的祈祷时间里,以歌唱、恭读福音、个人祷词、默想贯穿其中,低沉的歌声始终环绕在会场,令大家打开心门,全神投入与主对越中
(文/张越红)
它们越飞越高,也越来越小,小的甚至很难看到。“爸爸,快,别再放高了,把它收回来吧,不然绳子断了,风筝就飞不回来了。”是啊,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风筝来说,这根细细的绳子,正是自己与主人唯一的联系所在。
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们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它们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水滴从小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
因为在三位一体的天主中,天主越是天父,他与圣子和圣神的结合也越紧密。结合并不要求溶化,而是将本身的特性更加彰显出来。因此,我们跟随天主父的榜样。因此,真正的本性使我能够与他人对话。
你的权力越大代表你的责任越重,你是否用你手中的权力使人们安居乐业?是否消除了社会的不正义?你是否关注了那些弱小的弟兄?是否用你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求了更多的福利?来跟随我!你又说。
我们越是谦卑低下,天主越使我们上升”。教宗也描述了比喻中两位主角不同的内心态度:税吏“恳求宽恕”,法利塞人“深信自己一切都合乎要求”,将自己置于核心位置,开始赞美自己而鄙视他人。
我们这里的教友都觉得,越是碰到大灾大难,越要把天主的爱彰显给教外人,我们用对天主坚强的信德和望德,鼓励教外人战胜这场灾难。同时我们还要用爱德帮助教外人。
以反省的眼光回顾教会历史,不同时期教友与教会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处境,可谓不尽相同,既有初期教会时的亲密团体生活时代(宗徒大事录),也有中古时期教友缺乏教育、无缘接触圣经与神学的奇特现象,又有如受十八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某些有关法律主义的规定
梵二精神在有关圣统制的阐释中,并不仅仅强调绝对听命,而重在团结共融。主教与神父的关系是这样,神父与教友的关系也是如此,要像父子一样亲切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