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祈祷、超脱世俗、顺服天主旨意走向天主,这与走向自我是同一个旅程。天主要与我们分享他的生命,灵修生活就是要活出天主子女的生命,也就是好好地做“天父的子女、耶稣的兄弟姐妹、圣神的宫殿”。
此时的我,只有在祈祷中去整合这些事情,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目光转向基督,一切的问题才得以解决。生活也才能继续下去。总之,修道生活离不开灵修,灵修又离不开祈祷,而生活又是检验灵修和祈祷的标准。
如果这种在许多移民之间逐渐整合,能促进人们对移民尊严的认同,同时,保护人所接受到的文化遗产,减少形成社会脉落中彼此疏离的「居留区」(ghetto),逐渐终结掠夺他国土地资源的野心。
在圣体中他和我相遇,帮助我走过两段最艰难的历程,我内心的挣扎,得到了整合、治愈。在老人院服务期间,我卧室的窗户正对着圣堂的圣体柜,圣体灯亮在我的窗前,也亮在我的心间。我随时可与主密谈。
自觉地安排自己的祈祷生活,寻找机会整合自己。时常渴望与主相遇,这样才不会在现实的繁忙生活中迷失自己。作为一位神父的意义就是活出基督代表的身份。
早期的教父奥利振、奥斯定等神哲学家受亚里斯多德对习惯和德行关系说法的影响,把德性分为自然的(natural)和超然的(supernatural),天主教传统的神学家承袭了这个较整合的说法。
教理讲授与大公合一运动及多元宗教环境教理讲授与大公合一运动教理讲授与犹太教的关系教理讲授在其他宗教环境中教理讲授与新兴宗教运动3、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教理讲授教理讲授与科学思维教理讲授与数码文化年轻人特征人本中心主义数码文化与宗教现象数码文化与教育问题数码文化时代的福传和教理讲授教理讲授与生物学问题教理讲授与人格整合教理讲授与生态环保教理讲授与慈善助贫教理讲授与社会责任教理讲授与工作环境第十一章教理讲授服务于信仰本地化
他帮助我们找到自我、完成自我,度一个耶稣所说的“更丰盛的生命”。他帮助我们明白人生、欣赏人生,有追求理想的欲望和实践理想的勇气。他激发我们的生命力,也滋润我们的生命。
三、基督徒的自我修养耶稣是我们人生的典范,他要求基督徒要完全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完成主的福音工作。要结福音的果子,必须先结出仁义的善果,因为每位基督徒的言行对于不信上主的人来说就是认识主耶稣的身份证。
这是一种在信仰上的舍弃自我行为。可是很多时候,一个反抗者就是一个溺死者,一味执著于自暴自弃而终不能自拔。他愈紧握不放他的东西,他就肯定要将自己带向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