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甘愿生活在印度最穷困和肮脏的贫民窟呢?为什么她一心一意地工作在穷人之中,为他们捐款建住房和改善其生活状况呢?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是耶稣基督的追随者。
来自意大利里佐利出版社的消息说,该出版社发行的教宗新著作:纳匝肋的耶稣,于4月16日教宗生日当天问世后,一天中已经出售了5千多本。里佐利出版社受梵蒂冈书局委托负责教宗本笃十六世著作在全世界的版权事宜。
在我被拘留的第二天里,田神父就和几位教友来看望我,还带了几本教会的杂志,一本《在爱中行走》,就是被世界称誉的穷人之母德肋撒姆姆的传记。并鼓励我说:看看书,日子会好过些。
印度德肋撒姆姆关于圣母说过一句话:“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应该那么热烈地爱圣母玛利亚吗?因为她是天主之爱的无瑕形象。”
四福音书中,记载了一个撒玛黎雅人的故事,通过祭司、肋未人和撒玛黎雅人对待被抢劫之人的态度,告诉我们,怜悯被抢劫之人的,才算是他的近人,并且主耶稣吩咐人们要照着去行(参:路10:30-37)。
但看见耶稣显现的不仅是1个人(如伯多禄、保禄、雅各伯、玛利亚·玛达肋纳等)、2个人(往厄玛乌的门徒)、7个人(在加里肋亚海捕鱼的门徒)、10个人(除多默外的使徒)、11个人(众使徒),100多人(临升天前
(咏23:1)或“亚肋路亚”领: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他使我躺在青绿的草场,又领我走近幽静的水旁,还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答】领:他为了自己的名号,领我踏上了正义的坦途。
前一天晚上,从山园押解到大司祭盖法那里,又从盖法那里押解到比拉多衙门,他滴水未饮,滴米未沾,又受到恶人残酷的折磨,凌辱,鞭打,体无完肤。
梅瑟并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也未意识到他已走近一块圣地,只是好奇地看到曷勒布山上荆棘丛中燃烧的火焰。博瓦蒂神父强调,具有先知幅度的圣召总是天主的一个启示,而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决定。
这样一来,“就会把世界主教会议简化为一个非凡事件,但那是个门面,就如停下来观看一座圣堂的绝美正面,却从未进入其中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