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需要请求,需要向别人请求,藉着忏悔向耶稣请求宽恕。 因此,我们一旦得到罪过的赦免,就真正享有平安。教宗说:我们大家在内心都有这种感觉。
教宗的默想以耶稣的我渴为中心思想。教宗説道,在被钉十字架的耶稣面前,我们耳边再次回响祂说的这句我渴。主耶稣渴望什麽?祂渴望赐予我们爱的活水,却也渴望得到我们的爱。
内心没有信仰,便失去了敬畏之心。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信仰却能规范人心。
当时的人认为,天主是高高在上,人不可以接近的,然而,这位耶稣却启示自己是天主子,和天父同等!所以,主耶稣的教导,对当时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生硬的”。
耶稣知道这一切。祂没有责备门徒的迟钝,也没有急着解释什么,只是温柔地说:“你们将要忧愁,但你们的忧愁却要变为喜乐。”这是一种来自永恒的应许,也是一种生命的节奏:痛苦之后有复活,黑夜尽头有黎明。
圣经既然叫人要爱人如己,基督徒就应当在为基督而活的同时,有爱世人之心,有为人类谋幸福的世界观,爱人类不仅是关心他们的精神和物质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灵魂。
教宗方济各9月10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表示:基督信徒被召叫在没有惧怕、羞愧和凯旋主义的态度下去宣扬耶稣。
1.大家一定还记得很清楚,我们曾用了40天的克苦补赎纪念了耶稣的苦难与圣死,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稣苦难圣死的祈祷声中送别了耶稣到阴府去会见元祖亚当,救他出离暗冥的一幕;又怀着对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信仰,
敬畏孝爰钦崇结晶,耶稣圣容灵印魂参。父悦爰子尔等听从,灵修总汇父旨神禅。喜逢佳节效法基督,神光雨露变容有方。逾越两千年年新颖,踊跃今日静思神往。意识形态东西有别,神州底蕴礼仪之邦。
当天福音记述耶稣于安息日在葛法翁讲道驱魔,在场的人都惊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的,不像经师们一样”(谷一21-28)。教宗指出,“讲道和驱魔是耶稣的行动的两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