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很多人的葬礼,包括安葬父母、亲友和教内外朋友的葬礼,但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二十年前包头教区小巴拉盖神长教友为一位叫陈三的讨吃子(乞丐)举行的葬礼。
其中最著名的有来自青浦县的朱家、来自丹徒县的马家以及陆家。他们互相之间结成一个紧密的社交圈子,互通婚姻,保持着与周围非天主教徒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朱晓红博士指出,一般而言,教宗的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宗教和道德方面的服务,但教宗方济各上任以来在推进世界和平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直接促成古巴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力排众议与东正教宗主教会面
万尼尼修女1859年7月7日生于意大利罗马,领洗时取名朱迪塔。她在4岁时丧父,3年后又失去母亲。
离开教堂,我们沿山路拜苦路向“七苦山”进发。十四处从山脚绕山路向上分散排列一直到山顶的“上天之门”牌楼下。十四处每处的浮雕圣像都是由青砖垒起的带十字架尖塔所镶嵌,十分庄严古朴。
如果我们想到这穷人的名字是拉匝禄(Lazarus),就会觉得这画面更戏剧化了。因为拉匝禄这名字的原意是「天主帮助」,这是个充满许诺的名字。这个人物并不是默默无名。他的特色很明显地被勾画出来。
下午3点拜苦路后开始明供圣体,教友们踊跃加入到朝拜圣体一小时活动中,并纷纷办告解、以悔改的心情朝拜圣体。
尝尽世态炎凉苦,闯过霜刀利剑锋。世事完成心无挂,待主召唤归天庭。人老唯爱静,万事不关心。自知身心倦,何必再劳神。秋风吹弱体,明月照残身。苦问何意愿,盼主收灵魂。
走过长长的苦路将人类的罪一力背负轻蔑的嘲讽疯狂的屠戮主你如羔羊默默承受天空,阴云密布大地,悲鸣哀哭圣殿的帐幔啊!骤然断裂是向过去挥手向未来疾呼向人类敞开心怀做舍命的救赎今夜苦难的主!
一、团体的成立1970年初,在美国亚特兰大有四、五个华人家庭经常不定期地聚会,当时台湾的神父有时过来照顾我们灵性的需要,例如:朱历德、高欲刚、雷焕章及朱恩荣等神父。每次神父来时我们都有弥撒和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