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人,某种目标的实现,确实给人带来短暂的幸福,但这种幸福又常常是人生进步和升级的桎梏。美丽而富有诱惑的目标,就像人生的地平线,看上去在那天地相接之处;奔过去,却是另一迢迢云水之间。
当然教友常把神父当成一个重要人物,对神父要求过高,或者不允许神父犯错,这方面,教友应当体谅、爱戴神父,但同时也要求神父做到自爱、自重。
亚历山德拉与她的爱人常结伴来教堂祈祷,夫妇俩恩爱有加。常听别人说,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生活在一起久了,音容笑貌都是一样的。
教宗确信天主决不会抛弃我们,他在2005年12月14日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说:“天主常与我们同在。即使在我们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他也不抛弃我们。在我们处境最艰困时,他常与我们同在。
跟小叔子夫妻俩常闹意见,从来不跟他们说话,不肯宽恕人。孔玛利亚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在信仰的路上走着。
曾在一个小教堂看到一幅对联:信主瞻礼乃明入永生之门;奉教守规方知得常生有路。仔细揣摸品味,觉得这幅对联未能准确反映我们天主教的信仰。
俗语也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说法,充分证明外界环境常会对主观愿望产生意想不到的推波助澜干扰,因此若想长久保持宠辱不惊的平静心态,那么就得不断习练强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思维意识,真正彻悟富贵若烟云百年亦过客人生若戏若梦的深刻内涵
明代的洪自诚在他写的《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凡信了的人,常齐集一处,一切所有皆归公用。他们把产业和财物变卖,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宗二42;44-45)。教宗方济各6月26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继续省思《宗徒大事录》的章节。
在讲道中,主教分享了主耶稣受苦受难、死而复活的意义,主教说“我们是有罪的,但是我们也是有福的,他为我们留下爱的圣事,留下圣教会长存的圣事,圣事常与我们同在,基督常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