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试图重新唤醒他们破灭的希望,而是给他们解释:“默西亚的光荣”(24:26)与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它不是一种政治性的变革,而是复活的主的临在,使我们的心变得“火热”(24:32)。
教宗一方面推崇塞浦路斯教会拥有许多圣人的光荣历史,一方面也指出今日双方都面临的共同挑战,他说:“就像昔日一样,今天我们仍然要提醒天主的子民谨防假先知,避免陷入错误和那些不符合主耶稣的教训的表面肤浅建议”
比拉多最终还是决定交出耶稣,让他被钉十字架。第二处苦路第二处纪念耶稣背负十字架。对观福音并未明显地提到耶稣亲负十字架,而是位过路客——基勒乃人西满。
在徽标里,第一个人紧紧地拥抱十字架。这个动作不仅表示着他个人的信仰,而且也寓意着永远不能放弃的希望。四个人形下方的蓝色滚动的波浪代表了生命的朝圣之旅不会总是风平浪静。
当晚在斗兽场背十字架的代表们来自四面八方,广及各个年龄层,包括一名工人、一名企业主、两名街头游民,几个老人、小孩、病人和囚犯;他们专注于布雷甘蒂尼总主教的苦路默想所呈现的悲苦情境。
幕布拉开,他出现了,穿得朴素极了,胸前还挂着几个月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戴的银色十字架,真的太亲切了。一位在场教徒激动地说。在15分钟的即兴布道之后,罗马教宗兴致勃勃地和身边的年轻人玩起了自拍。
我们每个人受邀进入这事件,像玛利亚、妇女们和百夫长那样,先站在耶稣的十字架前,聆听耶稣的呼喊和祂最后的呼吸,以及那延伸到圣周六整天的静默。
真福十字架耶稣的玛利亚(BeataMariadiGesùCrocifisso),加尔默罗赤足隐修会修女;1846年1月5日生于加里肋亚,1878年8月26日在白冷城去世。
这幅画从移民与难民悲剧和教宗方济各2013年探访兰佩杜萨移民与难民之旅获得啓发,呈现一个由层层迭起的驳船残骸组成的巨大十字架,一个移民正在十字架前祈祷。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大家受益很多,明白了十字架不只是为我们带来痛苦,给我们带来的是希望是救恩;十字架使我们的存在更有价值;不经历痛苦、磨难,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喜乐,让我们的服务因着主耶稣,成为别人的祝福,向世界活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