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面对肉体的死亡,对那些在圣神内生活的人而言,未来的光荣已获得了确定。正如明年禧年的诏书所提醒的,这是不落空的望德。
当地一批家长和世俗团体经过三年的法律诉讼后,该国南部的法院11月勒令当地一间公立学校移除墙上的十字架。
屋顶上的十字架银光闪闪,驻足观看神圣庄严!良峪村人口众多居住集中,该祈祷室的建成在教外群众中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基督信仰不但在此深深扎根,而且要开花结果!
比拉多最终还是决定交出耶稣,让他被钉十字架。第二处苦路第二处纪念耶稣背负十字架。对观福音并未明显地提到耶稣亲负十字架,而是位过路客——基勒乃人西满。
在徽标里,第一个人紧紧地拥抱十字架。这个动作不仅表示着他个人的信仰,而且也寓意着永远不能放弃的希望。四个人形下方的蓝色滚动的波浪代表了生命的朝圣之旅不会总是风平浪静。
’为耶稣而活,光荣耶稣,这就是富高神父的目标,他所有的德行最根本的也就在于此,也是他给后世一个最大的见证,便是让我们都像他一样,为了光荣天主而生活,让人们通过我们这些仆人使得主人耶稣被赞美。
耶稣"走下光荣、屈尊就卑,直至死亡、死在十字架上"呼叫"父啊,你为什么抛弃了我!"。这就是"祂的光荣、我们的救恩"。
他们在享受天上的光荣之前,过的是普通人生活,有喜乐和悲苦,有劳累和希望。教宗称圣人是天主的朋友,因为他们在世时度的是与天主密切共融的生活,以致相似天主。
这位伟大人物不寻求自己的光荣,只寻求天主的光荣,以如此平淡无奇的方式,在无声无息中死去。若翰就是以这样方式预备了耶稣的道路;而耶稣的死亡也类似,处於痛苦与孤独之中,没有门徒们的陪伴。
他没有试图重新唤醒他们破灭的希望,而是给他们解释:“默西亚的光荣”(24:26)与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它不是一种政治性的变革,而是复活的主的临在,使我们的心变得“火热”(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