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处处为悲苦的生命与高贵的灵魂,擎起一盏永恒的救赎之光。作家许台英与夫婿在北台湾合影[] 台湾作家许台英女士的中篇集《水军海峡二重奏》要在中国大陆出版,嘱我为之写一篇序言。
遂后,教宗提到,隔天6月13日星期一,在德国德累斯顿要为一位殉道司铎,阿洛伊斯·安德里茨基(BeatoAloisAndritzki)宣封真福品。
地点是在Siroki-Brijeg,这里在40年代的二战中,曾有30位方济各会神父们为信仰而殉道。圣堂虽然大,但却满满地都是人。座位及通道都满了。人山人海地挤满了人,真是水泻不通。
教宗方济各从保禄的话中受到启发,他说这位外邦人的宗徒打这场仗用的不是人手造的武器,而是殉道的武器。教宗说:圣保禄只有一个武器,就是基督的讯息和他为基督、为他人奉献的一生。
圣方济各酷爱十字架并且为耶稣受苦难的心愿也非常挚热,他常常怀着一个为主殉道的心于1224年圣母升天瞻礼,他就退隐在亚尔未纳山,居住在一间小房子里,他独自退省、工作和祈祷。
有时去到教堂听神父讲道,一次神父讲述了方济各玛利亚修会有七位修女在中国山西传教,用生命和鲜血为主作证,得了殉道的荣冠,艾修女年仅24岁就成了圣人。
直到在五旬节他们接受圣神的洗礼後,我们才看到了他们的改观,他们才有能力为基督忍受一切窘况,最终为祂殉道。圣神是他们热忱的缘由,而不是其效果。我们需要圣神清醒的陶醉,比教父们更需要。
法焦利教授最後表示:这种大公运动与教宗方济各所称的‘流血’的大公运动,殉道的大公运动截然不同。
1989年,在他殉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善牧圣堂,纪念亚诺什神父的牺牲。
1989年,在他殉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善牧圣堂,纪念亚诺什神父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