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宗方济各的心愿,今后3届世青节的主题全都取自真福八端,将这段玛窦福音作为基督信徒生活的中心准则。教宗在文告中提醒青年,耶稣在自己一生中具体活出真福八端,祂指出了应走的道路。
当圣方济在平原上路遇麻风病人时,他开始意识到基督以癞病人的形象显示给他,他在癞病人身上看到了受苦的基督,体验到基督为我们所受的苦,于是曾经对癞病人嗤之以鼻的他,热情地拥抱、深情地口亲了癞病人。
如果有人说基督徒的爱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反基督,不承认道成肉身!我们的真理即在於天主派遣了祂的圣子降生成人,与我们一样生活。
这次学习班的主题为:“在信仰中认识基督,在生活中建设教会。”这次学习班由本堂2位神父带领,特聘请了夏绍武神父、郭跃龙神父和田仲福神父主讲,这次学习班共有90余人参加。
《玫瑰经》祈祷非但不使我们远离生活的操劳,反而要求我们将祈祷化为每日的生活,领悟基督在我们当中的临在。
礼仪是「基督信徒与天主相遇的优先场所」﹐教宗教导信友们﹐要尽可能地让天主圣神带领。祈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天主的话﹐圣经」﹐天主与人的永恒对话。
信友从基督那里领受的观点,是有智慧与关爱的眼光,它能察觉到世界之美,也能体谅它的脆弱。天主透过这个眼光亲自看待祂所爱的人类和整个受造界,祂手中的化工。」但是那些为基督欢呼的人心中究竟怎么想呢?
换句话说,用力提起是基督信徒的美德。圣保禄屡次谈到这个美德。承受是指不让困难压倒我们,是指基督信徒有力量不垂下双臂。承受就是将困难举起来。
关于迁移圣比约神父遗体的意义,本台访问贝尔彼得(AntonioBelpiede)神父,他是圣比约神父所属的嘉布遣会副省会长及发言人:答:迁移遗体是个仪式,整个仪式嵌入美及基督宗教礼仪的深度中。
我要把你切除,把你放在仙人掌上面,永世受苦。